光武帝打破了门阀世袭的制度,开设了科举。我家这样的商贾世家原本只可以花钱捐个虚衔的,可如今竟然也有了做官的机会。
父亲苦读了几年,跃跃欲试的去参加了科考,竟然真的榜上有名了。在安定王的说情之下,被留在了帝都做了承奉郎。
安定王就是当年在我家柴房里住了一两年的那个老伯伯,安定王是光武帝堂兄。也是除了光武帝之外,唯一活下来的前朝血脉。
安定王感念当年祖父对他的恩情,于是送了一座宅子给我们。
据说陛下对这位唯一的堂兄弟格外恩待,不仅破格封了亲王,还赏赐了很多金银珠宝,让安定王一家过的很是富贵。
可是我却听到爹爹有时候和哥哥们叹气,说着什么君心难测,陛下一日没有子嗣,安定王就会一直如履薄冰。
我虽然来到了帝都,可是却没能再见到病已。
听说他被皇帝接到了宫中抚养,还给他换了个名字叫刘洵。
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他要改名字?为什么他要被自己的堂爷爷抚养,他明明自己有父母呀?
母亲笑着给我盘起了发髻,插上珠钗,对着旁边的大嫂笑道:“箐箐已经是行了及笄之礼的大姑娘了,该操心别的事了。”
大嫂捂嘴轻笑:“我们箐箐一定会嫁给天下最好的儿郎”。
“我可以嫁给病已吗”?我摸了摸头上的珠钗,对着镜子里的母亲笑道:“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和他一起玩最开心了”。
铜镜里的母亲和大嫂一起变了脸色,母亲扳过我的肩膀,郑重其事的说:“不可以。箐箐,你已经长大了,有些话不能乱说了。”
“为什么”?我依然不太明白。
“因为他是太子了,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天下至尊”。大嫂可能觉得母亲太严肃,她走过来给我理了理鬓角,微笑着解释:“嫁给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后。”
“箐箐,以我们家的身份和地位,是不可能有人能做皇后的,你明白了吗”?
我懵懂的点了点头,除了明白了我不可能嫁给病已了,其实没有明白其他任何的东西。
几日后家中收到了安定王薨世的消息,父亲和哥哥感慨了一番,说着什么“子贵极克父”、“天命难违”、“终究是压不住帝王之父的命格”之类我听不懂的话。
现在的安定王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老伯伯了,那位早已去世很多年了。如今承袭安定王爵位的,就是病已的父亲。
我跟着家人去了安定王府祭拜,我好奇的在灵堂里张望了一圈,却没有看到病已。
我小声的问着大哥,“怎么病已不在这里?他父亲去世了,他不应该在此守灵吗”?
大哥全身一抖,立马捂住了我的嘴,他压低声音在我耳边急切的说道:“箐箐你切莫胡言乱语,太子的父亲乃是当今圣上,陛下仙福永享,寿与天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