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不久又过来,拿着毛线开始打起来。
“你那围巾,什么时候才能打完哦?”李芳见陆婉清在忙别的,笑话道。
“来了新订单,我得赶紧设计出来啊!挣钱要紧嘛!”陆婉清笑笑。
其实,那条围巾已经差不多快好了,再有几个晚上就差不多能打完,白天这事那事,忙得很,她可不想占用白天的时间。
李芳却不一样,冬季农活少,她不用上工,也没有别的事,每天就是各家串门,说些家长里短。
这两天的话题,自然少不了新来的队长王光明。
听陆婉清说,他们认识,李芳顿时来了精神,叽里呱啦开始叨叨:“听说王队长家在王家大队,那他多久回一次家啊?这男人老不着家可不好,容易出事!”
陆婉清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不时搭上一句:“刚上任肯定忙,等过一阵就好了。”
“你听说了吗,李妙莲以前很少露脸的,最近老在这边转悠,王光明这样的,可要小心了,说不定就被她勾了去。”李芳还在那自说自话。
对于陆婉清说的,王光明要下定决心开发河滩,兴致却没有那么高,认为那是男人们应该考虑的事,她一个老娘们,可管不了那么多。
陆婉清觉得,李芳这个人,跟别人相比,跟她还算聊得来,有一些共同语言但不多。
两人观念不同,不影响平时两人在一起闲聊,人不是孤岛,还是需要一些朋友的。
隔天,李芳作为她朋友,又来了,还带着点义愤填膺。
“婉清,我猜我刚才听说啥了,周玲竟然找王队长举报,你家养螃蟹卖钱的事。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听说的,明明你家的养螃蟹是帮着农场养的,怎么就变成卖钱了!”
陆婉清心想,农场那边,当时说好要尽量保密的,杜文兵肯定不会往外瞎说啥,估计是装车的师傅喝酒后说漏嘴了。
养螃蟹这件事,当初是跟余光辉打过招呼的,不过给钱的事,的确没有告知。
所以大队上的人,一直以为林野养的螃蟹,是帮助农场代养,好处便是留下不少螃蟹,可以自己吃。
事情一下变得棘手了,周玲到底知道多少?如果真的报告到公社,会不会被认定为投机倒把?
直到林野下班回来,陆婉清的心还是突突的。
毕竟这个年代,被认定为投机倒把后处罚是很严重的,会吃花生米都不一定。
林野听完她的顾虑,当即决定去农场走一趟,解铃还须系铃人人,农场既然能给出代养的说法,肯定有相关政策支持的。
他需要掌握舆论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