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明伸手压了压,笑着说道:“说起这个,那就要感谢林野和陆婉清两口子,是他们调制出了化肥,改善了土壤,让那片河滩地重新焕发了生机。现在,他们愿意提供肥料,只需要拿出两成的收成作为回报就行。”
提到林野和陆婉清,大伙便没什么意见了,毕竟他们地里长出来的红薯和水稻,在附近的大队来说,都找不出更好的,原来是化肥的作用啊!
这个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有人半开玩笑地问道:“队里养了大闸蟹,那可以让大伙吃吗?”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笑声。
林野家养了大闸蟹,不知道多少人眼馋吃不到,这会大队养,如果还是吃不到,大伙便没有动力养了。
王光明倒是还没想过这个问题,全队一百多号人,要是放开吃,肯定也不现实。
“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再研究,大家放心,只要付出劳动,肯定会有收获。”他只好这么说道。
大家又问了许多问题,平时只听领导训话的大会,现在变成了大型讨论现场,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快到中午了,见大家的问题都问得差不多,也解释得差不多了,余光辉示意大家安静,总结道:“好了,这次会议马上结束,会后我们就会积极推进工作,请大家积极配合。”
大会结束,人们的激情却像是刚被点燃,三五成群,讨论着新队长的新计划。
大部分都是积极响应,表示支持,当然也有不些不和谐的声音。
何淑娟便是典型的代表,上次找陆婉清要化肥不成,这次陆婉清把化肥给全大队用,要是不给她用,她肯定是要造反的。
反正,她如果得不到好处,这件事就推广不成。
很快,王光明就派杨慧拿着开发河滩的联名信,让大伙签字。
毕竟要拿出两成的收成给林野家,不是简单一句承诺就可以的,需要全体队员签字按手印。
事情进展得还算顺利,家家户户都派了一个代表签字,很快联名信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摁满了手印。
王光明已经在商讨,拔草怎么算工分的事,杨慧拿着联名信苦着脸来找他了,“王队长,碰到两个刺头,许家和林建国家,说什么都不肯签字。家里老爷们倒是没说什么,那两个大婶凶神恶煞地,差点吃了我!”
杨慧出了名的办事麻利,略有手段,连她都搞不定,可见何淑娟和王秀琴两人行为有多恶劣。
王光明只好拉着余光辉去河边两家做工作。
“要不是分家的时候,我三亩多河滩地都分给林野,他能挣那么多钱吗?除非他把挣的钱分我一半,否则这字我不会签!”王秀琴抱着胸说着这些,脸都不带红的。
何淑娟也撂下话,“凭什么不给我的地肥料?要不给,就把河滩地充公,林野家的地也要充公!”
好嘛,这两家跟商量好的似的,就是要打林野的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