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从招待所出来,刘正峰为自己没有帮上忙而有点自责。
陆婉清宽慰他:“你能来帮忙,我们已经很感激了。以后还少不了麻烦你。”
“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刘正峰爽快说道,然后和他们道别。
陆婉清心想,如果不是自己怀孕了,非得在县城住下,把黄明揪出来不可,但现在宝宝才是最重要的,况且,协议里并没有写终止日期,就算找到黄明,得到的也不过是敷衍的说辞。
日子就这样过了几天,公社那边已经下批文了,允许大队成了建筑队。
王光明便大张旗鼓地开始组织起开队典礼。
大队部的门边,已经挂上了“胜利建筑工程队”的标牌,他还请了舞狮队庆祝。
林野作为队长,被请到了主席台讲话。
他在台上激情描绘未来,陆婉清在台下为他热烈鼓掌。
大队里的人也都很兴奋。
用了陆婉清提供的肥料,早稻大获丰收,以往亩产不到一千斤,现在亩产能达到一千五百斤。
而他只要了新开发出来河滩地的两成收成,也就是一万斤粮食,但整个大队,每人却可以多分好几百斤粮食,家里人口多的,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除了粮食,螃蟹也是一大收入来源,再过一个月,就到了螃蟹最肥美的时候,到时候,大家不但可以大饱口福,还能再分到一笔钱。
这次,建筑队成立,家里的壮劳力又多了一个挣钱的途径,能不对林野感恩戴德吗?
没想到,建筑队刚成立,就迎来了第一个工程。
不是别人,正是余光辉,他儿子余小军也十八了,快到娶妻生子的年龄,所以想为他盖一座房子。
“余支书,恭喜啊。”有人向他祝贺。
盖房子是大事,尤其他还说要盖红砖房,至少需要一千块钱呢!
所以,也有不少人在议论,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钱的?
他儿子游手好闲,摔了腿后,更是每天懒懒散散,连工都不上,就靠他自己当支书的钱,可攒不下那么多!
余光辉也知道,这个钱必须有个说法,笑眯眯道:“闺女孝敬,这些年给了不少钱!”
“可不是,人家在外面挣了大钱,知道给父母花呢!”周玲大嫂一旁阴阳怪气地说道。
有人听了,取笑她,“咋了,羡慕了,听说周玲嫁给傻子,如今也是穿金戴银的,没有给她父母点钱花花,让你沾沾光?”
“去去去,我哪有那个福分啊!周玲这个扣逼玩意,嫁出去就跟死了一样,想当初,还是我介绍的,啥好处没捞着,出力不讨好了。”周玲嫂子一通埋怨。
陆婉清神色暗了暗,将他们的话听了进去。
她和余美凤、黄明打过交道,黄明扣扣索索的,哪会给那么多钱给余美凤贴娘家,余美凤这钱来得蹊跷。
至于周玲,陆婉清可是听说,那个傻子一家对她防范得紧,连门都不出的,这会怎么突然就有钱了。
这几件事,勾起了陆婉清强烈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