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翠很快和大姐熟悉起来,知道她是财政部的,叫陈媛,干脆就叫她陈姐了。
陈媛知道林小翠是记者,也很兴奋,似乎对她的工作很感兴趣,让她讲一些工作中遇到的趣事。
火车走了三个小时,她们就聊了一道。
陈姐是北京土着,嫁的好,住的也是祖上留下的四合院,知道陆婉清买下四合院住,心里佩服。
虽然林小翠从乡下来的,但谈吐什么已经完全脱离了她对乡下孩子的印象,十分喜欢她。
等火车到站,陈媛跟着同事坐上了前往白戴河的汽车,看林小翠还得另外搭车,直接跟领队打了一声招呼,把她也拽到了车上。
“陈姐,我把车票钱给你吧,反正也可以报销的。”林小翠从兜里掏出五块钱。
陈媛哪能收,忙推辞道:
“这个是包车,不打票的。”
林小翠只好把钱收起来,“那谢谢了,有机会我请你吃东西。”
同在白戴河,以后说不定有很多碰面的机会。
就算没有机会,也不用心里有负担,看得出来陈媛家庭富足,根本不在乎这五块钱,平时一板一眼工作习惯了,更喜欢结交她这样的朋友。
林小翠也爽快,从来不对自己的过去刻意隐瞒,有什么就说什么,给人一种真诚的感觉。
到了白戴河疗养中心,林小翠才依依不舍和陈媛分开,去中心外面找招待所住。
不过,临走的时候,陈媛让她有时间可以来疗养中心找她。
疗养中心离海边特别近,也就不到一公里的距离还能隐约听到海浪的声音。
这里有两栋大楼,专门用来安排过来疗养的干部。
而就在中心不远处,更是有一些被茂密树林围绕的别墅区,据说,那是为更大的领导准备的地方。
林小翠沿着进来的公路往外走,看到不远处有摆摊的地方,便走了过去。
林小翠顺手买了两斤苹果,找人打听了附近的招待所。
小贩很热情,告诉她不远处就是住宿一条街,那里有招待所和饭店,十分方便。
林小翠感叹,一个白戴河养活了周边不少人。
她照着小贩提供的信息找了过去,在一家招待所住下。
......
此时,陆婉清一家在飞机上正享受着豪华午餐。
有面包、红肠、水果,甚至还有冰激凌,另外还有五星啤酒、茅台酒、红葡萄酒可供选择,汽水、可乐、咖啡也是一应俱全。
大家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邓丽君的歌,别提多惬意了。
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所以这个点,经常可以看到不少男人点起了香烟,直到因为抽烟发生多起事故,才出台了飞机禁烟令。
当然,这一切服务都是建立在高票价的基础上的,他们一家五口,光机票钱就需要花二百二十四块,一般的家庭根本承受不起。
而这仅仅是半程票价,从沪市去港城,还得再花这么多。
总之,坐飞机一直是高消费,普通老百姓一般不会考虑这种昂贵的出行方式。
但港城又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于是就出现了偷渡。
这个时候去港城的人,只要能踏实肯干,基本都能挣到第一桶金。
一家人在沪市做了短暂停留后,又坐上了前往港城的航班。
晚上,他们终于到了当时被称作亚洲四小龙的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