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您您这样,老臣很难能够说服那些酸儒啊。”于世通满脸涨红,虽然不知道沈瑜口中战略是什么。
但于世通想象得到,要是将此事说给酸儒们知晓,只怕沈瑜会成为酸儒口诛笔伐的对象,念及此,于世通哪能不着急。
沈瑜闻言,眉头皱了起来。
于世通则是继续说道:“老臣担心,到时候只怕会弄巧成拙,被那些酸儒给写出一些风言风语,这样于陛下威名不利啊!”
“风言风语?”沈瑜听了后,眼睛不禁一亮,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大胆想法。
“就让他们写,写的越离谱越好!”沈瑜深吸了一口气,眼中满是火热。
“陛下这是着了什么魔怔?”武正和于世通内心只有这么一个想法。
他们甚至在怀疑:“陛下还真的有曾经圣祖皇帝的英姿吗?怎么会在国难当头之际,搞这些无利于国于民的事。”
“于老你按我说的去办就行了。”沈瑜一脸坚定的对于世通再次说道。
后者看着沈瑜,微微叹了一口气:“虽然老臣不知道陛下在做什么,但是老臣希望陛下别误入歧途,陛下的一言一行,关乎着整个大梁的国运啊,陛下还请多多三思。”说完后,于世通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于世通身为三朝元老,他很清楚,儒生们对于圣祖皇帝是推崇到何等地步。
眼下,沈瑜居然要他去劝说儒家子弟来赞扬他建天坛,祈求上苍,触犯祖制规矩的事,于世通都不知道要如何开口。
武正也是满脸苦涩:“难道陛下之前所说的有办法击溃反贼,就是用建造天坛,祷告上苍,让神仙下凡来救国可是?这可是昏君举措啊!”
武正不敢将内心苦涩的疑问说出来,而是起身告辞回去准备清理出极乐苑土地交予沈瑜。
看着二人有些失落的身影,沈瑜摸了摸鼻子低声自语:“你们岂会懂得朕的用意。”
沈瑜说完后,下意识看了一眼魏忠贤,不咸不淡的问道:“魏忠贤,你觉得朕建天坛是昏庸的吗?”
“陛下的决策,在老奴眼里,永远是最正确的!陛下乃是千古圣君,只有那些该死的凡夫俗子才会误会陛下!”魏忠贤看向沈瑜的眼神满是火热和崇拜。
看着魏忠贤的反应,沈瑜心中一阵哭笑不得。
武正回去后,不到一日时间,便将极乐苑清整出来,交予陆柄。
于世通在府中期待着沈瑜改口的圣谕,结果等到的只是魏忠贤催促他完成陛下的任务。
对此,于世通又是一阵叹息直摇头,想象着沈瑜在皇城大破周家叛军,又想到现在沈瑜要开天坛祈求神灵。
于世通顿时有些搞不清楚,沈瑜到底是昏君,还是明主。
最后无奈,出于对沈瑜皇室的忠心,于世通硬着头皮去将门下弟子,还有数十大梁境内有名儒师全都召集到府上。
只是他堂堂帝师,都不知道如何开口,最后只得涨红脸憋出一句话:“陛下数日后欲在闹市建天坛祷告上苍,求仙神施法救国,你们务必前往观摩和书写赞扬陛下,传世后人。……”
说完这句话,于世通顿时感受到身边这群酸儒全都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自己。
身为儒家代表,于世通说完这话,更是羞愤的想要找个缝躲起来。
“帝师大人,鬼神之说在我大梁乃是禁忌,圣祖更是早早规定,怪力乱神,陛下这是要误国啊!”
“帝师大人,这是初犯圣祖禁令,罪大恶极啊!”
“帝师大人,到时候陛下要是真的这般做为,就不要怪晚辈这只执笔之手了!”
“陛下竟将一国之命运寄托于鬼神之说?荒诞至极!”
“民间传闻陛下乃是圣明君主,看来全都是假的,居然沉迷于禁忌之事!”
“陛下若是敢做此事,必当遗臭万年!”
群儒愤怒,激动,有的更是气的哭了起来。
于世通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这群儒生,没有半个愿意支持他,反而个个发声准备抨击沈瑜举措。
看着群情激愤的形势,于世通也显得束手无策,只得内心暗暗叫苦:“陛下啊陛下,老臣已经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