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在这里等着咱呢!”朱元璋道,“咱没钱,如今恢复民生才是主要要做的!咱的钱一分一毫都得用在刀刃上!”
“至于征服大海,那可不是现在要考虑的事情!”朱元璋道,“即便是要造也得等等!”
“兄长,你怎么知道海外没有产量更多的粮食呢?”唐巍道,“你想想咱们吃的占城稻,不也是舶来品嘛?”
“你说的没错,可咱的钱不能用来做这些事情!”朱元璋道,“还有,如果不再禁海,朝廷需要派出多少人来剿倭?那得多少一批开销?”
“开海那些番邦小国来还得赏赐他们东西,那不是银子嘛?”朱元璋道,“如今刚刚结束战乱,朝廷根本不富裕。”
“咱不开海是有着很多的顾虑,一旦开海很多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那不能先把这船造出来嘛?”唐巍道。
“这样的船造出来得多少银子?”朱元璋道,“不行,绝对不行!咱没有这么多银子!”
“兄长这话可就说不过去了吧,那肥皂跟白糖的大头可都在你这里啊!”
“那……那……”朱元璋有些心虚了,“那这些东西才刚开始,光投钱了还没见到多少钱呢!”
“那我出一半,兄长出一半呢?”
“那你要是这么说,咱觉得咱还是能支持一下的!毕竟,这也是增强大明国力的一件好事!”
见朱元璋变脸变的如此之快,唐巍立刻板着一张脸道,“兄长,你是不是一开始就打的这个算盘?”
“怎么可能?咱堂堂一国之君怎么会用这种小伎俩?”朱元璋背着手转过头不再看唐巍。
唐巍算是明白了,朱元璋一开始就看出了这艘船真的是可以驰骋海上的利器。
也算明白了自己会拿开海这件事情来做文章,让他后退一步先不开海但是先把船造出来。
自己从一开始用了大船作为诱饵之计,又拿出来廖永安做苦肉计,最后自以为聪明的提出可以分担一部分银子的缓兵之计。
结果,兄长朱元璋只用了一计:将计就计!
自己还不能说破,谁让他是皇帝呢!
唐巍:可恶啊,一个皇帝不看奏折,学上宫斗了!
“阿弟如此为大明着想,咱着实是欣慰,这样吧!”朱元璋笑眯眯的捋胡须道,“今晚别走了,我让你嫂子亲自下厨,做老鸭汤给你喝怎么样?”
唐巍撇着嘴,不情不愿道,“我实在是很久确实没吃过嫂子亲手做的老鸭汤了!”
其中“很久”、“确实”、“老”、“鸭”、“汤”几个字他说的时候加重了音量。
“廖卿啊,这造船需要有个人监督啊!你愿不愿意替咱做这个人选啊?”
“臣赋闲在家,这身子上战场厮杀怕是不成了。可陛下要让臣做这件事情,臣义不容辞!”
“好!”
“那臣明日就前往市舶司!”
“此事,不着急等下个月咱封赏完功臣你再去!”
廖永安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立马感激涕零道,“臣遵旨!”
“好了,咱派人送你回去!”朱元璋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唐巍道,“咱跟阿弟还有些事情要说!”
“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