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了十五,唐巍就动身前往泉州。
他到达泉州之后,一边监督造船的进度,一边去给廖永忠训练的水军培训地理知识。
实际上自始至终,应天还有泉州的这些官员都不明白唐巍的行事。
在他们眼里,一个开国之人,一个封王之人,怎么会去做这种事。
在他们眼中,这样一位功勋卓着之人就应该活跃在朝堂之上。
可唐巍并不是这样想的,他把建立大明作为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完成之后,自然就是将振兴大明作为另一个目标。
他喜欢读书,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在穿越之前是十分喜欢网络小说的,尤其是历史小说。
他觉得穿越这个概念给了许多历史无限的可能。
但他看完不少穿越的历史小说之后,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无论是种田文的主角还是争霸文的主角,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说白了就是格局有点小。
毕竟,格局大的如王莽已经被位面之子大魔导师刘秀召唤陨石干掉了。
唐巍自然不敢把步子迈那么大,因为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
他不愿意参与到朝廷之中去,是他觉得这些读书人只是读了圣贤书,用了圣贤书,却忘了学圣贤书。
作为穿越者,他当然知道之后要发生的明朝四大案。
还有皇帝朱元璋对功臣做出的一些残忍手段。
作为一个穿越者,在他看来朱元璋做的事情似乎都说得过去。
他们的下场确实是他们自找的,哪一个不是触犯了《大明律》?
乱世之中,律法自然比不过拳头与刀枪。
可安定之后,律法就是衡量标准的一把尺。
而这些于推动大明的历史轨迹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人生来就是走向死亡的,所以他们的生死于唐巍而言没有多大的意义。
但是朱标对于唐巍而言,他的生死是至关重要的。
朱标对于唐巍来说不仅是从小养到大的一个孩子,他是唐巍认为的一个转折点。
他在群臣之中很有影响力,所有的藩王也对他十分信任。
改革大明的起点就是朱标,所以他也在尽力的避免朱标的悲剧。
在泉州,他每隔一个月就会派出一只小船出海。
让他们了解并清楚地分析出倭国海上的变化。
这也是为了打破海上有神风庇护倭国的传言。
……
年底,唐巍从泉州回到了应天。
预计下一年秋季,一切就会准备就绪。
暖阁里,唐巍正跟朱元璋说着泉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