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
石见银山正式被明朝廷接手,唐巍又回到了郎溪县。
至于儿子唐弘则是留在了应天。
应天富贵繁华迷人眼,可这孩子的定力要比他想象的要好的多。
他每隔半个月回去一趟,再者郎溪县隔着应天也不远。
有些时候,这小子也会让花炜送他过去。
唐巍将时间再次扑到了建设大明的这件事情上去。
至于泉州港口的造船事业,已经有了有经验的团队,他只需要隔段时间抽空去看看,指导一下工作就可以了。
第一批下西洋的人员已经定出来了。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定好出海的日子了。
……
两年后。
下西洋的队伍回来了,他们带来了唐巍需要的东西!
泉州码头,唐巍亲自迎接他们。
“红薯、辣椒、番茄、土豆、玉米……”唐巍感觉这一趟出去实在是太值了。
“王爷,我们还运回来了一些橡胶树的种子!”
“橡胶树种子!”唐巍开心极了,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
当然,一同运回来的还有一些奇珍异兽。
“将这些东西全部收好!”唐巍道,“说说你们这两年都到了哪里?”
“我们按照王爷给的地图,去了美洲、欧洲、非洲,以及暹罗等国!”
他们这次的航行主要是以熟悉线路和海上航行为主,实际上下一次航海也是这样的打算。
等到时机来临,也为了等到大明有足够的队伍时,将会正式开启“大明日不落”王朝的计划!
唐巍让人立刻带着这些东西回应天,到了应天之后他滔滔不绝的跟朱元璋一一讲述这些东西的用处。
朱元璋对于唐巍知道这些超出这个时代人们认知的东西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他也没有把他做切片研究的技术。
朱元璋很开心,这些东西那都是能改变大明的好东西啊!
“对了,下次出海我准备也去!”唐巍道,“我准备来一次环游世界!顺便记录一下整个地球的文化风貌,写一本书!”
“阿弟,你就不能老老实实的在朝中为官嘛?”朱元璋道,“这些事情让别人去做不就行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决定了,还希望兄长要帮忙照顾一下家人!”
……
两个月之后,他们将要再次出海。
唐巍准备趁着这段时间将一些事情做完。
他回到了山阴老家,召集了唐家族中的话事人开了一个会。
“我要去下西洋,所以有件事情务必要叮嘱你们!”
“唐家凡是在朝为官之人,最好安分守己一些。不要想着攀权贵,现在的朝廷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
“再者说我与唐家看似没有分开,实际上已经分开了。我是藩王,而你们并不是!”
“所以,真要到了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你们可就要好好斟酌了!”
唐巍讲完这些就回了应天,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朱标。
他俩聊了一夜,临走之前唐巍还不断叮嘱道,“一定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你是太子不假,可也不能什么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
“是,要多给弟弟们增加一些负担。弟子知道了!”
“还有我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
“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
“对了,与君共勉!希望你认真执行!”
十天之后,唐巍踏上了环游世界的旅途。
他在恒河边上看扭动腰肢的舞娘与天竺的高僧讨论精妙高深的佛法。
塞纳河边他喝着龙井茶,画了一幅《塞纳河上的少女》油画。
大雾四起的泰晤士河边他叼着一个烟斗cos贝克街的福尔摩斯。
阿维尼翁教皇宫里教皇给他庆祝生日。
他打卡了阿布辛贝勒神庙还有金字塔。
美洲大陆上,他亲自去考差了玛雅文明。
他在苏撒古城遗址中发现了玄武岩制成的汉谟拉比法典。
从前那个读《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他,也站在了这里。
这一次下西洋有了唐巍,很多被遗漏的东西都被一一捡起来带了回来。
他跟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讨论诗歌。
与写《十日谈》的乔万尼·薄伽丘,谈论短篇小说的写作。
……
五年后。
随着宝船缓缓靠岸,众人环游世界一圈回来了。
迎接他们的只有市舶司的人员,毕竟这也没法提前通知。
五年的时间,大明几乎说是改头换面。
以前只有应天有平坦的水泥路,现在泉州也有了。
“哎!你们不必这么多人跟着,就他俩跟着我就行!”唐巍道,“我想自己逛逛!”
他逛了一圈,有些累了走进一间茶楼,坐下喝点茶水休息休息!
“今天讲什么?”
“不会还讲江浙巡抚空印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