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学辰出现在公众面前,也是秦海有意为之,之前张作霖不搭腔,秦海在津门行事就得谨慎一些。
现在张家父子默认了张学辰在津门发展的事情,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也不必再避讳那么多。
这样做也是看看津门的那些势力会有怎样的一个应对,是继续硬碰硬,还是曲线求存。
表明了和张家的立场,就意味着秦海的身份和站队,接下来该如何做,那些人精应该都有自己的判断。
一开始来津门,秦海就没有说要将津门的势力一网打尽,拉拢一批,消灭一批,才符合利益的最大化,毕竟往后的那些粗活累活总得有人干吧。
次日中午,以梨园春袁克文为主的梨园行给秦海送来了一份大礼,津门有头有脸的梨园名角儿齐聚雀舌楼给孟小冬捧场,袁克文作为津门梨园会首专门给孟小冬写了一张梨园行金箔名刺,这也意味着津门的梨园行认可了孟小冬的水平,往后可以自称孟老板,名副其实的津门名角儿。
袁克文主动势弱,可把秦海给乐着了,深田之前提供的消息,说袁克文将青帮各个分支召集意图对秦海不利。
等了好几天毫无动静,本以为是风暴前短暂的平静,谁知道只是和张学辰一起露个面,青帮老头子就带头认了怂。
将手里的礼单丢在茶几上,秦海觉得十分的讽刺,堂堂青帮老头子,又是鸿门宴,又是聚将议事,结果膝盖直接没了,一点华夏男儿的血气都没有,让人鄙视不已。
除了识时务的津门梨园行,还有不识时务的洋人狗腿子,在接到袁克文派人送来的礼单没多久,秦海又收到了几封拜帖和一封江湖斗帖。
拜帖是津门几个比较老的势力送来的,希望能和秦海交好,见上一面,认个码头。
最有意思的事那封署名袁文会的江湖斗贴,所谓江湖斗贴,是自古以来江湖上流行的一种邀战贴。
斗贴发出去,按照江湖规矩来讲无可挑剔,意思就是有你无我,双方约定一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讲究的就是一个胆魄。
按照江湖上传下来的规矩,斗贴一旦发出不可撤回,被发斗贴的一方不可拒绝必须迎战,而且还是深入虎穴闯关式的迎战。
大多数可以理解为某一个势力到新的地盘,当地的势力看不惯,就会用这个手段,如果新来的人闯关成功,当地其他的势力就会认可他代替发帖的势力。
若是闯关不成功,只能落个身死道消的结果,如果不按规矩闯关,本地势力就会群起攻之,不再讲任何规矩,下三滥的手段齐出,直到把新来的人给弄死赶走为止。
这个规矩自古以来在各地都存在,主要还是为了保护本地地势不被外来人侵蚀,属于一种维护地方利益报团取暖的做法。
当然,也有本地势力之间的争斗会下战帖,只不过不是斗贴,本地势力之间发战帖,一方面告知本地江湖势力,这是两者之间的事情,其他人不要暗地里帮忙偏袒,否则就是坏了规矩,会引起所有人群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