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崂山这一路上,林志北也知了其前因后果。
原来这群人,皆是旧逍遥一脉,多为当初苏星河门下函谷八友,其传下之道统门人。
自虚竹子坐镇灵鹫山之后,因其一时昌隆,函谷八友也算是跟着有了点小名气。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江湖中人自从知道他们出身逍遥派后,总有些不怕死的,千方百计就想着从他们的身上,套取那逍遥派的神功秘籍。
若论才情函谷八友可谓个顶个的大佬人物,可若论武功,那就呵呵了。
撑死一群二流罢了。
起初一些宵小,他们还能对付,等消息越散越广,纵使他们几人一起,也是难以应对。
于是乎,几人一合计,这便齐齐上了灵鹫山,开枝散叶顺便收些门徒来打发时间,直至延续至今。
而函谷八友何人也,其收徒从不考虑武学资质如何,反而只注重对方的艺术细胞达不达标。
不过这也符合了苏氏一脉的特性嘛。
可在随后一段时光里,自灵鹫宫大乱到虚竹子故去之后,他们的师辈虽说也被自家林师编入到了神霄派中。
可终究亲疏有别,这些人皆是心高气傲之辈,又常年只顾提高文化造诣而忽视了人情世故。
故而,待林祖下落不明后,他们皆是不顾神霄派的劝说,纷纷又下了天山而去,直至最后迁去了昆仑光明顶一带,这才自立了门户。
而他们此次而来,也是因为半年前突然收到了昔日神霄门人的来信,言语其掌门信物七宝指环,更是觅得了新主人,他们这才又弃家而去,拖家带口来举派相投。
可这一走,便是半年之久的光景。
而神霄派也一步步地,将他们从那西域之地,引来了这东方的齐鲁大地。
殊不知,若不是林志北这只蝴蝶的小翅膀煽动之下,再过些年月,只等摩尼教石教主一死,圣火令被丐帮抢走,再随着摩尼教举教迁徙逃离到西域之后。
这群人吃枣药丸,逍遥派苏星河一脉的道统,也更是烟消云散。
而无形之中,林志北也算是救了这些人一命,当真也能受得了这些人的一拜。
“师父啊师父,这神霄派的指引,莫不是你老人家的所为?”
待一众人等来到崂山后,林志北的心中依旧还在腹诽不已。
此时那些摩尼教众,以及红袄军们还未归来,原本临时搭建的房屋倒有很多,只是不少早就被风雪掩埋,众人只是随便的收拾收拾,便就住了进去。
毕竟两拨人都是太累了,这一住进去便是酣畅大睡。
直至第二日天空泛白,这才相继醒来,而恰恰此时风雪也停。
逍遥派弟子皆是随性之人,见房屋破败不堪,当即便是找到了林志北,提出了修缮房屋之举。
林志北也是乐见其成,当即便就让全真众人帮忙搭伙。
一时间,纵使大雪封山,可这崂山顶上反而显得热闹异常。
崂山本为道家名山,在北宋时期更是华盖真人刘若拙的道场。只是此时早已落败罢了,除却山上三个守观的老道,也是别无他人。
上次林志北等人上山时,三个老道皆是吓得躲藏了起来。
可这次见全真众人上山时,这三个老道又不知从何处跑了出来。待见到他们大兴土木之际,更是殷勤的领着众人去到了藏匿物资之处。
其七拐八拐之后,这才来到一处背阴的山壕处,只见此处积雪竟有半人之厚。
待铲开积雪,下面是厚厚一层覆盖的松针,而松针下面又是铺上了一整块、一整块的黄油布,当众人掀开黄油布时,只见一块块砖瓦,一根根合抱的巨木,当即映入眼帘。
“禀两位真人,自半年前我家栝素真人故去后,我等听闻有中都来的秃驴欲要强占崂山,这才连夜拆了崂山道场,遣散了年幼道士。我等虽不通武艺,可我等也不失道家血性。纵使我道门崂山被夺,也决不能让那些秃驴占了个现成,可谁知那些秃驴刚将物资运到山中不久,山下就来了好大一拨的强盗儿,吓得这些秃驴又弃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