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匪徒尸体的移动与搬运,以及相关证物的采集、封存等工作,则必须等到上级指定负责的现场指挥官到达之后,才会开始进行,以免破坏到现场勘验的保存工作。
“我是刑事局侦一队的队长江邦彦,这次案件的现场指挥官。”来到现场后,江邦彦立即出示证件表明身份。
虽然来到现场的鉴识人员,全是由刑事局所派来的鉴识小组,彼此之间基本上都是互相认识。
不过在附近依旧有其他非刑事局的辖区刑警,所以江邦彦依然表明自己的身份,方便接下来所要进行的工作。
三人与鉴识组人员点头示意后,便准备开始查看这班抢匪的陈尸状态。
这时,银行门口传来了一声叫唤:“队长!”
江邦彦转头看去,发现叫他的人正是侦一队队员中的一个。
“喔,是阿祥啊,证词搜集得怎么样了?小郑呢?”他问。
阿祥急忙回答:“大部分的重要证词都已经搜集得差不多了。小郑的话,他还在里头继续进行搜集目击证词的汇整工作。”
“很好,你过来跟着吧。”江邦彦招手说道。
虽然来此之前,他们便已经在车上听过无线电简报,对于这起抢案从案发到结束的情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了。
不过,如果有一个对案发状况更加了解的人在一旁随时备问,会更加方便一些。
“是!”阿祥赶紧快步跟了过来,却也很识趣地没有跟江邦彦三人站在一块,而是恭敬地跟在江邦彦后方。
除了面罩是在先拍照后才被摘下来,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去辨明身份之外,五名抢匪的尸体,基本上保持着被“狙击身亡”时的位置与状态。
三人于是从箱型车附近的抢匪尸体开始,逐一地往银行门口查看过去,最后停在了死在银行门口前的那名抢匪的尸体旁。
“全部一枪毙命,而且都是命中头部……”江邦彦率先总结说道,“狙击射杀这些抢匪的枪手,枪法非常地准。”
“高专业水平。”蓝韦奇点头认同,随即,挪了挪站立的位置,然后低身侧头地将目光盯向了出现在尸体后方的地面上,那一个圆形的坑洞里,皱眉说:“这子弹的贯穿力还真够强的,在贯穿一个人的头部后,还直接钻进了地面里,取起来恐怕挺费劲的……”
“确实挺麻烦的……”跟在一旁的鉴识组组长答腔说:“已经派人去拿钻头过来了。”
“估计是尖弹头的步枪弹吧。”
江邦彦接续着话题,用的是肯定的语气。
“是吗……但我觉得不太像……”蓝韦奇说着,回过头,盯向了地面上那名抢匪额头上的弹孔一会后,重新抬起头,望向了跟在他身旁的杨羽依。
“什么?”正认真地在一旁跟着观摩学习的杨羽依,顿时愣了愣。
由于曾经对用枪这件事有很大的心理障碍,所以她一直以来都对枪械的了解非常有限,唯一勉强算是认识的,只有她所配备的M&P9c手枪,以及相搭配的9公厘鲁格弹。
“别看我,我不知道。”她立即感到有些慌乱。
“想太多了你,只有脑子进水了,才会去征询你的意见。”蓝韦奇说,丝毫不给她留点面子。
这时的杨羽依才感到尴尬地发现,原来他只是将视线目标往回看去而已。
“肯定有比较容易取得的弹头吧?”蓝韦奇说,已踏步往先前查看过的尸体寻了过去。
虽然之前便已经在这些抢匪的尸体附近,发现一个个钻入地面的弹孔,但这时仔细地逐一回头寻找时,这才真正感受到这些弹头的贯穿力,真的有些夸张。
“这里。”最后,蓝韦奇绕过了那辆箱型车后,在箱型车另一面的地面下,找到了一颗看起来比较容易取出的弹头。
事实上,这些钻入地面的弹头,早已被鉴识小组用红圈标记了起来,只是到目前为止,碍于工具问题,尚且无法无损地将其取出罢了。
蓝韦奇所说的这颗弹头,则是有一名鉴识组人员正趴在地上、努力地拿着夹子,想要将其夹出的弹头,是五颗弹头中,钻入地面最浅、或者说是射入角度较小的弹头。
在那片被打得隆起一块的柏油路面下、从那被子弹钻出的缝隙里,隐约可以看见该颗弹头的底部与大小。
“子弹的口径不小啊。”在蓝韦奇趴着看完后,江邦彦跟着趴在地上,侧头朝裂洞里望了望,“能够在贯穿一个人的头部后,又继续贯穿一辆箱型车的两边板金,而没被卡在车上,最后还能直接射进柏油路面里,如此强大的贯穿力,显然只有步枪弹才能做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