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地表世界后,罗盛选择了分头行动。
毕方真灵飞回了梧桐林中,继续滋养仙凰梧桐树。
而罗盛的本体则留在荒原的深渊通道边,他要在这里进行实验。
这里地广人稀,还有靠山军团镇守,就算出了什么意外,也能镇压下来。
...
半月后。
“按照巫蛊之术的记载,百虫相争,剩者为蛊。”
一间黑色石屋中,罗盛看着面前分为三个钢化玻璃箱装的深渊魔龙幼体。
炼蛊术是巫蛊之术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法门。
说的是至少要有一百只虫,将虫装到虫皿中,然后施以【血炼秘法】,让这些虫相互厮杀吞噬。
最后剩下的一只虫,吞噬了其他九十九虫,就会蜕变进化为【蛊】。
蛊,就是虫王。
这个字上‘虫’,下‘皿’,最初就是这么来的。
而在巫蛊之术中,这还只是一次‘血炼’的【蛊】,在这上面还有二炼,三炼的蛊虫...
就是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血炼。
最高可经过九次血炼。
只不过对手也不是普通的虫,而是同级的蛊。
最强大的蛊虫,就算在真正的神兽、仙人面前也战力也丝毫不差。
....
“但这些幼体,壁虎形态的魔龙已经成蛊,不用再血炼,就可直接炼化收服,蠕虫形态幼体也有部分已成蛊。
反而是飞龙形态的幼体——无法成蛊。
深渊魔龙的幼体,他们从出生开始,其实就在像蛊虫一般生长。
为了生存,为了进化,同类相食,所以能进化为壁虎形态的魔龙,无一例外都已成蛊。
而飞龙形态的魔龙无法成蛊,显然不是血炼程度不够。
而是飞龙——已经脱离【虫】的范畴,不是虫,自然无法成蛊。”
注:巫蛊之术中对【虫】的界定和现代科学中不一样。
在巫蛊的体系中,生命结构相对简单,基因、血脉没那么稳定的,都可称之为虫。
而深渊魔龙进化到飞龙形态,毫无疑问血脉已经稳定下来,而且是非常稳定的那种。
深渊魔龙作为食物链顶端的存在,而且是以体质强大着称,血脉必然非常的强大、稳定。
...
罗盛又前往了一次地底深渊,带来了两百多只深渊蠕虫。
他将深渊蠕虫分开关在两个玻璃箱中,数量一样,每个玻璃箱一百一十五只。
一个玻璃箱中的蠕虫,罗盛让它们自由厮杀进化,而另一个玻璃箱中的,他则利用炼蛊的方法血炼。
他想对比一下,以深渊规则自然进化出来的蠕虫,和蛊术炼化出来的蠕虫有什么区别。
结果对比:
两只剩下的蠕虫,光从蠕虫本身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只是其中一只蠕虫沾染了罗盛的气息,而另一只没有。
——血炼,血炼,过程当然少不了精血。
唯有这样炼成的蛊,才能被施术者控制。
就像现在这两只蠕虫,罗盛拿到手里,沾染他气息的那只蠕虫就不会主动攻击他。
而另一只蠕虫可不管这么多,逮着就是一顿咬。
“血炼有三个作用:
一、短时间内改变虫子的习性,让其变得凶残好斗;
二、撬动虫的血脉基因,让基因变得不稳定;而想要让血脉重新稳定下来,就需要大量的能量。
甚至原本没有吞噬同类习性的虫子,也会为了活下去,吞噬同类的尸体获取能量。
三、染上施术者的气息,从而亲近施术者,为后面炼化蛊虫做准备。”
炼蛊之术讲究的是【剩者为王】,而非【胜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