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令人细思极恐(三)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令人细思极恐(三)(2 / 2)

 推荐阅读: T直播:到底有没有正常世界啊! 开局一个师,组队去鹰酱零元购 风流的乡村神医 史蒂夫的异界大冒险 长生观主 疼!妻主轻点打,狐狸又哭了 锦绣凰歌 那些年混过的日子 我桃花妖多点男人多点外挂怎么了 倾城神医,逆天娘亲腹黑爹
最新网址:hbcjlp.com

朱祁镇初掌权后,就开始动手了。

正统六年。

户部尚书刘中敷,直接被下狱。

然后文臣换了王佐上来。

还是被下狱。

这是尚书,至于之下的侍郎,朱祁镇抓了一大堆。

就连于谦,也被下狱了。

朱祁镇的态度已经很明确——

他要查粮食问题了!

文官集团自然不能放任王佐等人被审讯啊——一旦朱祁镇知道了真相,那还得了?

君臣相斗之下,那时候手中权力不大的朱祁镇。

只能退让,将他们放了出来。

这里只讲于谦,作为第一个请求发粮的人,他直接被关了三个月!

就算被放出来后,朱祁镇却只同意对他降职使用。

直接从侍郎,降到了大理寺少卿。

然后又在山西抓住他,给丢进监狱。

朱祁镇的想法很简单:

京师无法动手?

好!

我让锦衣卫去地方审讯!

但是,朱祁镇算漏了一点:

前文讲过——于谦在河南、山西大发国粮……收尽民心!

在当地,他民声很好啊。

就在一瞬间,于谦被抓的消息,就传遍了河南、山西。

老百姓不远千里,赶到山西监狱纷纷求情。

眼见百姓越聚越多,朱祁镇撑不住了。

他不能因此闹出民变!

朱祁镇只得再次放了他,并恢复了他两省巡抚的职位。

但是,侍郎没了,只有大理寺少卿的头衔。

(于谦的职务,到了正统十三年,才又加回来。)

正统八年,朱祁镇掌权后,又来动手了!

吏部尚书郭琎,革职。

廷推换上王直,还是给下狱了……

但是,很遗憾,文臣集团的权利太大,最后朱祁镇——只能再次将人放了出来。

……

接连两次动手,都失败了。

但是,朱祁镇并没有退缩,既然朝廷中央无法下手,那就从地方下手!

正统十年,朱祁镇掉了个头,开始查粮仓。

这一查……

查到了哪里,哪里就开始失火!

十年:羽林前卫、忠义后卫,粮仓着火。

十一年:京都、太仓、大宁中卫、彭城卫、南京新仓,粮仓着火。

十二年:景陵卫粮仓着火。

十三年:忠义前卫粮仓失火……

……

这都是惯例了,历朝历代,只要查粮仓,岂有不失火的!

文人集团:

傻逼,老子们好不容易才抢来的好处,你还想查?

你查一座,老子们就烧一座!

让你查无可查!

……

兄弟们将自己带入朱祁镇的角色上,来仔细想想——

你南征北战无敌手,连蒙古都给干趴了。

偏生内政上,处处碰壁,每每自己查到了一点苗头,马上证据链就断了。

你是会罢手啊,还是要继续深究呢?

我猜——朱祁镇,一定会继续查吧……

……

我前面讲了粮食问题、外部问题、内部问题、绅权皇权争斗问题。

来说朱祁镇被俘真相吧!

正统十四年,四月。

就在土木堡之变的三个多月前。

福建叛乱的头目之一邓茂七、麓川叛乱的头目思机发,纷纷被大军抓了回来。

你们说,以锦衣卫的手段——有没有撬开他们的嘴?

朱祁镇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消息?

他会不会再次动手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某群人是不是要做些什么?

果然!

五月。

朱祁镇亲自下令,命锦衣卫在东厂的带领下,抓捕前福建巡按御史柳华。

早已调任山东按察使副使的柳华,立刻服毒自尽。

速度之快,就连锦衣缇骑都跑不过……

朱祁镇大怒,下令将柳华抄家,男子戍边,妇女没入浣衣局。

线索又断了。

这时候,一个人怕了。

他就是时任浙江巡按御史黄英。

《明史》在一百六十五卷,留下了这么几个字——“恐得罪,具白澄止兵状。”

啥意思?

恐得罪:害怕自己有罪;

具:在这里是秘密上疏;

白:坦白;

澄:是一个人;

止兵状:让士兵停止的事。

这个叫“澄”的人是谁?

现任福建御史汪澄!

也就是说,浙江巡按御史黄英,害怕自己牵连进去。

于是秘密上奏,说汪澄曾经要求地方不要抵抗叛军!

他将自己知道的消息,悄咪咪密奏给了朱祁镇。

证据再次到手了!

锦衣卫立刻出动,这一次,应该是有军方的人也参与了。

因为此时的靖难功臣宁阳侯陈懋,就在福建平叛。

汪澄没跑开,甚至都来不及自尽,就被抓了。

而汪澄又把另一人咬出来了——再前一任福建御史柴文显。

好家伙,连续三任福建巡按御史!

我尼玛!

又是窝案啊!

朱祁镇调动锦衣卫,立刻审讯之后,是怎么处理的?

《明史》是这么记载的“遂俱下吏,狱成。”

下面的吏员全抓!

“狱成”——招供了!

他们招供了什么?

招供了什么,按照江南那帮人修《明史》的惯性,是绝对不会记载的!

但是有个结局。

朱祁镇下令将柴文显施以“磔刑,籍其家。”

也就是本人千刀万剐,全族诛杀,未成年流放!

而汪澄,被判处腰斩弃市。

同时,朱祁镇下令将宋新、按察使方册……等,十人俱坐斩!

也就是说,这件事,成为了朱祁镇的突破口。

一次性斩杀十几个省级高官,还要么判处凌迟处死、夷全族,要么全部砍死……

这个案子的规模,就可想而知了!

能让朱祁镇如此大动干戈的,你们说这会是什么供词?

朱祁镇是不是抓到了冰山一角?

以少年天子的脾气,他会善罢甘休吗?

好事接连而来!

这些人的被抓,震住了官场。

这个时候,一个湖南官员出场了。

担任浙江巡抚的安化人张骥,他一出手就是王炸!

他设计诱捕了已经自称为王,建国号太平,建年号恭定的反贼大头领——陈鉴湖。

张骥为什么出手?

因为江南圈子,在明初是很固定、且排外的——核心成员全是南直隶、浙江、江西出身。

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担任阁辅大臣、六部大臣的,一大半都来自这些地方。

整个明朝,这些地方出身的重臣人数,就能单挑全国。

这个地方,现在叫长三角。

对外贸易重地。

呵呵——明朝也是,宋朝也是,元朝还是。

哦,清朝也是……老蒋也是……

这些人对外疯狂打压,对内相互扶持。

建文时期,朱元璋尸骨未寒,文臣第一时间就恢复了举荐制。

比如方孝孺,这家伙一个人就举荐了八百多人为官。

举荐,就是连举人都考不上的那种。

因为明初——举人出身进了中央,身居要职的,不要太多!

朱棣靖难成功后,清扫这些人,却莫名背上“诛十族”的黑锅。

……

也就是说,张骥不是这个集团的人。

他投靠朱祁镇,是非江南籍官员的日常选择。

朱祁镇给他的加职,一样是大理寺少卿。

和于谦平级。

张骥帮助了朱祁镇,能落好吗?

自然不会啊!

果然,张骥马上就被清除了!

就在同年,朱祁镇出事之后的第一时间,于谦召正在平叛的张骥进京。

离任后刚走了不多远的张骥,在半路暴毙!

身为一省巡抚,加职中央重臣,死了就像死条狗一样,没有一个人去查查……

他为什么而死……

纳闷不?

一个跟于谦平级的封疆大吏,世人竟然一点印象都没有。

哦?

于谦打赢了京师保卫战啊!

那——张骥还灭了一个国呢!

于谦英名天下知……

<!--17K::-->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