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是说这个速度,还有哪个组能跟得上?
想到这,肝了一夜的刘飞扬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也没那么累了,甚至心里还有种隐隐的兴奋。
自己的队伍,不会是第一个完成提交的小组吧!
而且以他数学专业学生的自我评估,他们组今年的答题情况十分完美。
就问,一个系泊系统的物理模型再加上考虑到其他情况的模型,就足足有32个,这还有哪个组能比?
果然,抱上了大佬的大腿,他们的情况就是不一样。
······
下午一点半,林枝看着电脑上写得差不多的论文,深深呼了口气。
从昨天下午熬到现在,终于写完了。
“你们俩那里情况怎么样?”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检查完论文的格式,摘要,正文内容以及引用文献的格式之后,林枝问了一下刘飞扬他们那里的情况。
“都差不多了,正在检查当中,应该没什么问题。”
清理数据和编程的事情,在林枝发建模模型给他的时候就做得差不多。
后面拿到模型,只需要弄上去就行,倒是没怎么费事。
“既然这样,咱们相互检查一下,如果觉得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提交代码了。”
“嗯,好!”
林枝将自己电脑上的论文交到两人手中,自己则是接过了他们俩手中的电脑,查看刘飞扬的编程情况。
对着刘飞扬的编程数据浏览了一遍,除了阴雨天风向对于观测网的影响建模出了一个小小的数据问题以外,林枝并没有发现其他问题,顺手就给改了。
引用的文献和支撑材料,她用到的时候也归纳到了文档里面。
至此,如果刘飞扬他们觉得论文没有问题的话,他们小组的比赛基本就已经可以宣告结束。
“看完了吗?有没有其他问题?”
感觉他们俩看得差不多,林枝问了一声。
“没没没!林神写得很好。”
说实在点的,他感觉林神的论文都不像是一个大一新生写的。
反倒是像那些老学究,条理整得清清楚楚,论证也有理有据。
欣赏一篇好的论文,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享受。
唉~,以前他还想着,自己在大学里面多努力一点,说不定还能跟的上林神的脚步。
现在看来,算了吧!她走的太快了。
“既然没问题的话,那我们的MD5代码现在就可以提交,然后回寝室休息。”
从昨天下午到现在,时间将近20个小时,这期间,他们都在进行高强度的脑力工作。
她估计,他们俩也累了。
“嗯嗯,好的!”
提交完材料出来时,刘飞扬都不敢相信,今年建模比赛他们居然能够结束的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