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崔澈交给了房彦谦来主持。
房彦谦在齐郡做了二十多年的主薄,人脉广,有他出面劝说,事情倒也进行得顺畅。
单单只是青州,便搜检出了七千多人的隐匿人口,而青州总管府下辖的青、胶、光、莒四州共登册两万余人。
数据陆续汇总到大兴城,第二次普查,户籍簿上新增加了一百六十四万余人。
这一次括户并没有多少水分,原因倒也简单,此番搜检的对象,基本都是当地的士族豪强,地方官府哪会把数字往海了吹。
随即,杨坚又应高颎所请,向各州县颁行输籍法。
输籍法即输籍定样,每年正月初五,规定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贫富划分等级,确定应纳税额。
开皇六年(586年)也就是崔澈青州总管任期的最后一年,正月初八,各县县令陆续完成了输籍定样,发往东阳城,交由总管府审阅。
崔澈却不急于用印,而是广派亲随,下县调查,还真让他查出了里边的猫腻。
想不到三年前杀了那么多贪腐官员,到如今又揪出了一个大案。
不少富庶人家为了避免被定为上户,缴纳高额的赋税,与县衙官吏输送利益,居然真的被划分为了下户。
而相应的,就会有本该是下户的普通家庭,却被分派了本不属于他们承担的高额赋税。
这让崔澈恼怒不已,他将涉及此事奏报朝廷,犯案官员尽数押往大兴城,而收受贿赂的吏员尽数处死,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崔澈当初从流民中提拔起来的。
曾经被奸恶官吏欺辱之人,如今也落得了被人唾弃的下场。
至于那些涉案的富庶人家,崔澈也没放过,青州境内,他亲自领了盐兵,挨家挨户充没其资产,而其余三州,也交给韦艺、裴秀、黄百吉去办理。
你不是想当下户么,好,我让伱当个够!
这些富庶人家,被抄没了资产后,也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下户,身无分文的那种。
只有官府分配的田地可以耕种,借此养家糊口。
杨坚得到崔澈的奏报,也是勃然大怒,严惩被崔澈送来的受贿官员之余,下令各州刺史复查此事,不少县令因此丢了官帽。
崔澈当然知道把这事情捅穿了,会得罪一些人,但若是装聋作哑,更会良心不安。
再说了,身为长公主驸马,天子宠臣,他也不怕。
站得高了,总会有人嫉恨,若这也怕,那也怕,还做什么官,不如回博陵,守着五万亩祖田过日子。
开皇六年(586年)二月,杨坚下令每年年底,各州刺史以及高级幕僚轮流入朝,呈奏本州官吏在该年的政绩,再由朝廷进行考核升降。
崔澈身兼青州刺史一职,他自然名列其中,到那时,也正好是三年任期结束的时候。
今天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