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举、薛仁杲父子也很快引起了麦铁杖的注意。
此番再征张掖,麦铁杖不可能不去深入了解李渊征讨张掖的具体过程,自然也是知道薛举是名勇将。
而薛举之子薛仁杲虽然年仅十六岁,但身材魁梧雄壮,骁勇更胜其父,在兰州当地享有盛名。
在派遣军中勇士,试探过薛仁杲的身手后,麦铁杖不由赞道: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
相较于李世民这种早慧近乎妖孽的少年,麦铁杖还是更喜欢薛仁杲这样的猛士。
薛仁杲刚刚才在较量中胜了一仗,正是少年人气盛的时候,被麦铁杖夸赞后,他挑衅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李世民。
这位寸功未立,年仅十一岁就继承了父亲爵位的唐国公,也的确够拉仇恨。
李世民并没有理睬薛仁杲,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就是厌恶这对父子,但母亲窦氏的悉心教导,使他拥有勋贵子弟应有的教养。
夸赞过薛仁杲后,麦铁杖看向新近前来与自己汇合的兰州校尉薛举:
“老夫早就听说薛校尉骁勇冠于陇右,不知此战,是否还愿意为我率部先登?”
薛举此次就是冲着麦铁杖来的,又怎么会推辞,他当即应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末将曾追随先唐公讨伐阴世师,先唐公折戟张掖城下,末将深以为恨,朝思暮想,便是要攻陷张掖,以慰先唐公在天之灵。”
麦铁杖闻言笑道:
“果然是有情有义之人。”
一旁的李世民明知道薛举此话,并非肺腑之言,但也心中一暖。
他此番随军,甚至没有除孝,便是要矢志为父报仇。
在麦铁杖汇合各州府兵,继续向张掖进发的同时,远在南方的杨广也得知了崔澈建国的消息。
他不仅大骂崔澈为国贼,杨谅、杨颢父子更是被杨广逐出了皇籍。
杨广认为就是杨谅兄弟阋墙,才给了崔澈崛起的机会。
他虽然不承认杨颢的天子之位,将其斥为伪帝,但对杨颢禅位于崔澈的做法,同样怀揣着极大的不满。
无论如何,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对于崔澈称帝的行为,杨广自然不能视而不见,他下令淮南、汉东、襄阳等地府兵动员。
但终究只是局限在边境小规模摩擦。
在这一刻,杨广在苏威、宇文述等亲信大臣的劝说下,保持了理智,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决计不渡河北伐。
正如此前所料,宇文述在开春以后,就已经被杨广恢复了爵位,与苏威一同典选举,选拔人才。
宇文述在江都重获重用,但他留在蜀地的儿子宇文士及却已经秘密与燕朝探子取得了联系,向崔澈送去了投诚的书信,在信中表示,愿意为崔澈作为内应。
一如现在的隋朝御史大夫裴蕴,之于当初的南陈。
电脑已经寄过去修了,所以这几天都得在网吧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