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越国,大部分平民都没有读书识字的条件。
许多人饭都吃不饱,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不可能去读书。
“我来看看。”
一个老秀才挤到人群前面,看到这人,周围众人也纷纷让他前行。
“赵秀才,快给我们念念,这告示上,写了什么。”
一个妇人催促道,其他人的目光,也在这个时候眼巴巴的看向赵秀才。
这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好在赵秀才这个时候,已经摇头晃脑的将告示上的内容,告诉了众人。
“越国天下百姓悉知,本王再三思量,决定对越国的科举进行改制。”
“自今往后,无论男女稚子,只要到了进入学堂读书识字的年龄,都可以进入学堂读书识字。”
“朝廷将在天下各处,逐步兴办学堂。”
“自今往后,无论男女都可以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各地若是有人阻拦此条政令推行,严惩不贷!”
告示上的内容并不多,但听在越国众人耳中,简直就是天雷滚滚。
“什么?”
“自今往后,丫头也能送去学堂上学了?”
一个庄稼汉子大眼瞪小眼的说道。
“不仅如此啊,今后女子也可以考取功名了。”
一个读书人摇头说道,按照他的观念,女子如何能考取功名?
女子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哪能出去抛头露面?
不过让女子读书识字到是一件好事,诗书不误人。
越王的政令,无疑在越国各处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若是以往的越国,项庭发布这样的命令,或许很难得到执行。
在元缙和越国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现在越国朝堂的执行力是很强的。
项庭下令不久,各地就不同程度的开始发生变化。
项庭没有一直留在王都,他此时已经动身前往了距离王都最近的东陵城。
之所以去东陵城,就是想实地考察一下,各地推行这条政令的效果如何。
这次前往东陵城,项庭带了三人。
楚兴霸和陈望,还有宋貂寺。
楚兴霸在明处庇护他的安全,宋貂寺则是在暗处,保障他的安全。
“不曾想东陵城竟然这般落后。”
一行人来到东陵城后,项庭就感慨了一句。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王都,或者就是在一些大城。
东陵城也是靠前王都的城池,按理说,东陵城应该发展的不错才是。
项庭来到东陵城,却发现并非如此。
这个地方,发展的当真不算好。
“王上,其实也不错了。”
“东陵城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以往这个地方的山匪非常多。”
“别说是寻常百姓,末将好几次带人路过附近,都会遭遇山匪。”
“在这样一个地方,东陵城自然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楚兴霸对眼前的东陵城并不陌生,而且再他看来,如今的东陵城发展的已经算不错了。
“原来如此。”
项庭并不清楚,东陵城在过去竟然是这样的。
如此说来,现在的东陵城,当真算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