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我等想的,和元直一样。”
“所谓聚,就是聚拢。”
“能够聚拢的百姓,不管原本属于哪个诸侯,都一定要聚拢。”
“能够聚拢的残兵败将,甚至山匪流寇,能聚则聚能用则用。”
“不能聚拢到越国的百姓和士卒,也要和对方合作。”
“以合作,来聚拢。”
元缙没有和项庭打哑谜,直接说出了唐元直的三策。
“所谓和,就是讲和。”
“像孟国,就可以讲和,甚至借势。”
“孟国在诸侯争霸中,毫无胜算,只能拖累越国的脚步。”
“孟国地势特殊,越国想彻底消灭孟国,也旷日持久,十分麻烦。”
“最好的办法,就是讲和,甚至让孟国来到越国的战车上。”
“最后一个灭字,是歼灭之意。”
“两寇,东境诸多水匪,还有瞾王。”
“这三方,必须彻底消灭。”
元缙解释之后,项庭就彻底听明白了。
事实上,无论是谁,这时候也应该明白元缙说的是对的。
或者说,元缙五人的策略,是对的。
只要能够做到“聚,和,灭”这三个字。
越国就能迅速开始滚雪球,就能迅速发展起来。
“要做到这三条计策,接下来要如何行事?”
项庭知道元缙几人说的是对的。
但要如何踏出第一步,他就不知道了。
“臣觉得,第一步要康不为大人,往孟国走一趟。”
“不需孟国对南王项远如何,甚至不需让孟国和我们一同行动。”
“只需让孟国在南境关隘的大军撤退就行。”
唐元直将越国第一说客康不为,再度拎了出来。
康不为去当说客,从来没有不成功的。
只要他能开口,事情就失败不了。
“康大人去孟国的同时。”
“我们要和沙国,大戎讲和。”
“至于后金,不必理会。”
“甚至后金若是再不安分,可以出兵打上一打!”
这话是白子骞说的,以他的性格,说着锋芒毕露的话并不容易。
“歼灭东域水匪,李灞桥众人足矣。”
“拦江岛制造局,必然已经制造了足够的战船。”
“李灞桥和东方羽二人,这些年也有了足够的水师和水战经验。”
“两寇那边,倾力支持唐嵩将军,不计代价,必能破贼!”
“瞾王这里,薛定边将军,或许早就准备好了。”
“只等王上一声令下,薛定边大帅,就能大军开拔。”
沈梅逸对越国各方的情况,颇为了解。
元缙,陈望,白子骞,唐元直,沈梅逸五人。
在变局到来时,也十分默契。
看到他们,项庭也再次怀念一个英年早逝的人才。
许多人一生平平淡淡,但也享受了恬静的一生。
李悠然的才能,非同寻常。
可惜这个贤才,年纪轻轻就走了。
若非如此,今天这大殿中,还能多出一人。
不仅是李悠然,若是他老师贾非文,前内阁首辅裴参也在这里。
众人是不是就会有,更好的计策?
当真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王上,这等非常时期,司马长青不能放在耒谷着书了。”
元缙将正在耒谷养老的司马长青,点了出来。
能写出五书十策和司马法的大才,这时候岂能在耒谷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