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灾民也有坏的,因为没有得到好一点的粮食就拦截贵女的马车,因为别人没有可怜他就扔石子,因为停止了帮助就开始辱骂和谴责……
可大齐的江山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山霁月可怜那些好人的同时,也要包容一些“坏人”。
因为这世上多的不是济世救人的活佛,也不是彻头彻尾无恶不作的坏人,更多的是这种在良善和恶毒之间被裹挟的普通人。
山霁月起身,道:“我去看看。”
巫锦劝说道:“姑娘,他们都是灾民,他们……”
山霁月摇摇头,说:“无妨。”
等她到门口的时候,镇国公府的主子都没有出现,只有管家在周旋,可能霍氏和镇国公、老太太,乃至周氏和观秋水都已经听说了,但他们只是躲避在屋里,想等一等,慢慢的这些灾民都散去了。
但事实上他们的避之不及只会让事情越演越烈。
灾民在府外叫嚣,有的拖着自己重病的母亲,有的抱着发着高烧的孩子,有的自己浑身都是烂疮,嘴里都在不住地咒骂着。管家饶是见过大世面,也没见过这么无理取闹的人。
贫穷和苦难的威压下,让这样的底层人氏生出一种不顾一切、破罐子破摔的无赖和蛮横。
管家见山霁月来了,连忙道:“二姑娘,您怎么过来了?这里交给小的处理就好了……”
山霁月扫了他一眼,管家立即退后了两步,山霁月走到最前面,说:“我是观明月,镇国公府的二姑娘,我知道你们的家乡遭受了无可挽回的灾难,也知道你们背井离乡的绝望和痛苦,但如今朝廷正在拼尽全力挽回你们的损失!”
在她说完这一番话后,人群彻底安静了下来,山霁月继续道:“天灾是不可抗衡的,但如今朝廷已经拨款赈灾,修建清水堰,重建梁州。请务必相信这样的日子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短暂的。朝廷已经出了赈灾政策,你们也可以在京城找一份可以解决温饱的活,在这样艰难、如履薄冰的情况下,保重自己的安全才是最紧要的。”
她开始分析朝廷给出的赈灾策略,给他们选择的权利,而不是挤在国公府门前寻衅挑事,到时候只会被京兆尹的全部关进大牢,到时候他们的母亲、孩子都没人照顾,甚至他们自己都可以病死在牢房里。
灾民已经逐渐被安抚了下来,至少没有方才骂得那么难听了,山霁月说:“我的母亲出身骠骑将军府霍氏,霍氏子弟战死在沙场上的数不胜数,他们守护的是一寸国土,也是你们,是大齐的每一位百姓!我们无法避免痛苦,只能直视痛苦,迎难而上。”
就在山霁月说完的时候,一双手扶住了她的肩膀,在她身后道:“我是霍嘉玉,诚如她所说,朝廷努力庇佑着每一位子民,可痛苦并非我们造成的,我们只能尽力救助你们,避免你们的灾祸。边关的动乱让我的祖父殉国,父亲和兄长负伤,两位庶兄、一位弟弟战死沙场,这些都是天灾人祸,我和你们感同身受——”
“但请不要将这些苦难施加到我的女儿身上,她也是大齐的子民,她担心着你们的安危,向朝廷献计,她并没有做错什么。”霍氏和她并肩站在一起,前面的难民已经看到了山霁月额头上的伤口。
这一番话下来,大多数人都有些羞愧,不好意思闹下去了,毕竟人家说得不错,人家一家子都是为朝廷尽忠尽孝的,外祖家死了那么多人,再这样厚着脸皮闹下去就有些丧良心了。
山霁月转过头去看自己的母亲,她本来就是巾帼英雄,说起这样一番话来,言辞恳切,字字都重。
在这些百姓看来,保家卫国的霍家,显然要比京城中享乐的镇国公府要有分量得多。
偌大个国公府,居然是靠两个女眷撑起来的。
山霁月无意间回过头去,却看到观书绝站在影壁处,平静地看着他,眼底翻滚的是克制的赞赏和温柔。
她前面是汹涌的人潮,身后是默默伫立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