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三重门
不战而屈人之兵,瓦解了魔人一个魔兵大队的战力,孛罗颇为高兴。这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他接下来还要进行更多的尝试。
寄生在王厝的神魂之中进行辅修的鬼麋,由于王厝渐渐开始争气,内心也非常高兴。
是日,鬼麋正在王厝的神魂之中安睡,蓦然感到王厝的神念一动,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于是急忙睁眼观瞧,却发现白须山人又来了。
他正纳闷白须山人为什么来,却发现王厝似乎也对白须山人再次光临颇为好奇。盖因当白须山人进入糜芳的居所之后,王厝悄然潜入居所背后的一个过道里,竖着耳朵倾听起里头的动静。
这个该死的家伙,身为皇子,却做这等偷鸡摸狗的事情,跟那些鸡鸣狗盗之徒有何差异!
鬼麋立时对王厝腹诽起来。
腹诽归腹诽,他其实希望王厝这么做,因为他也想了解一些皇室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王厝。
在过道之中倾听室内的动静,听得尽管不太清楚,却隐隐约约能够听到一些。
室内对谈的仍然是白须山人和他的两个弟子。
但听糜芳问道:“师尊,您此次皇城之行,当有一定收获吧?”
“岂止是一定收获,简直是收获满满哪!”白须山人回应道,“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据我观察,皇室表面上风平浪静、燕舞莺歌,然而这美丽的幻象背后,实则波涛汹涌、暗潮翻动,一场千年未见之变局即将来临。”
“尊师此言何意,弟子没太听明白。”方泰说道。
“我所看到、听到的一些事情,不可能给你们详细地讲述,说个大概吧。”白须山人说道,“大柱国赫连黑簋与亲皇赫连丰甗乃是同胞兄弟,同气连枝,本应携手维护赫连氏的江山社稷,可是现在看来,二人却是同床异梦,堪堪到了分道扬镳的地步。赫连黑簋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已经到了足以与赫连丰甗的实力分庭抗礼的程度,只是出于万全之考虑,暂时隐而未发,一旦暴发,其势绝对不容小觑,那将是一股排山倒海、摧枯拉朽般的力量。到了那个时候,不但皇室会分崩离析,整个皇朝也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呀,这可遭了!”糜芳说道,“事情怎会演变至此等局面,怎会演变至此等局面!师尊,面对此等情形,咱们该当如何作为?”
“咱们充其量都只是一介武夫,又能有何作为!”白须山人一边叹气一边说道,“尽自己的良心,发挥点绵薄之力罢了。这些年来,亲皇竭尽全力保持国泰民安的清明景象,弄得自己心力交瘁,又不忍同门相残,致使大柱国的势力坐大。这样的人咱们不帮,又去帮谁?”
糜芳说道:“师尊,那皇室相距遥远,咱们都是乡野之人,即便有相帮之心,又能如何帮呢?”
“从远处着眼,从近处着手吧。”白须山人回应道,“你这里不是有一个皇子么?把这个皇子教育好,也算是给亲皇尽了力。亲皇当初把那个皇子送到你这里,恐怕也是出于对他的保护。他要是强起来,说不定能够反过来保护亲皇呢。”
“师尊的意思是不是说,我可以把您所传授的赑屃功再传给他?”糜芳问道。
“你自己看着办吧。”白须山人从容回应道,“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举,焉可胶柱鼓瑟、固执一理!”
“那么,师尊,”方泰说道,“大柱国有没有提及王厝和赫连曦在这里打的那一架?”
“大柱国没有提及,倒是他的一些亲信提及了,询问我对此事的看法。”白须山人回应道,“我只好说,那无非是两个顽皮的小孩子打架,大家不必当真。其实,武林耆宿们此次齐聚皇城,便是大柱国召集的。他召集我们这些人,意在试探我们的态度,并且通过他那些亲信的游说,冀望征得我们对他的支持。由此可见,他的思谋颇为周全,心机颇为深湛。”
说到这里,白须山人似乎累了,起身去自己的房间休息。
王厝生怕偷听之举被人发现,于是悄悄退出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