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秋看着刘淳,知道他是真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怎么会预见到未来有着巨大的变化?
“爸,我说,过不了多久,会出现一百元的钞票,您会相信吗?”
刘德秋是重生者,他知道,早在1981年,已经有了百元钞票,只是还没有流通而已。
“你说什么?百元钞票?你小子开什么玩笑?谁不知道,人家问我们国家有多少钱,幽默而精准的回答是一十八元八角八分!”
“爸,这个很快就会成为历史,我们国家很快就会有一百八十八元八角八分了!很快就会出现20元,50元,100元的钞票,这就是我说的一场几米厚的‘大雪’要下了,您想想,为什么要出现大额钞票?这就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的手里,钱会越来越多,现在存钱虽然有利息,你也在小打小闹挣钱,看似是在滚雪球,但是,这样积累财产太慢了,这个转型时期,有机会赚大钱,为什么不赚?而且,赚钱以后,还要选准更大的投资,不能只看眼前钱多。爸,我打算做了这个自行车生意以后,继续开辟新的投资。”
“啊!你这个自行车生意才刚起步,又打算新的投资?你打算投资什么?”
刘淳这会儿还真是跟不上节奏了,仅仅是想法都跟不上,更别说是在行动上了。
“这个暂时保密。爸,这项投资还是拉板车的那位大伯启迪我的。那天我帮着他推板车,还真是没有白推啊!要不,我一时也不会想到这个好项目的投资。”
“你个小兔崽子,你给我说明白了,一个拉板车的人知道什么?他怎么能给你启迪?”
刘淳有些不服气,自己都没有给儿子任何启迪,一个拉板车的怎么会给儿子启迪?
“爸,您看您,怎么也看不起劳动人民了?哈哈哈!其实,时时处处有商机,只是看你是不是一个有心人?好了,烟也抽完了,干活了。”
“徳秋,你跟我说说,做完这个自行车生意,你打算又干什么吧!”
“爸,只是有个想法,我还没有去调研,等到忙完这阵子,我调研好了再跟您说。”
刘德秋说着,自顾开始组装自行车了。
刘淳也不再问,他听儿子说还要调研,也放心了,这个自行车生意,儿子也是先调研,再跟自己说的。
其实,刘淳对于调研这个词也不是很理解。
“徳秋,你明天又要进货,回来以后打算如何打开销路,让临县的人也来这里进货?”
“爸,我打算骑着我的流动自行车去各县流动广告,然后再找一两家五金店的人谈谈生意。当然,这只是初步想法,也许明会有更成熟靠谱的方法。”
刘德秋边说边干活,手脚依旧麻利地操作着。
“这,这样太辛苦了。”
刘淳觉得儿子近来真的很累,有些心疼。
“爸,创业哪有不辛苦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自己勤劳,努力,才会得到更多的馅饼。有了好主意,躺着不动,钱不会自动飞过来。爸,我年轻,累不着。”
刘德秋非常乐观地说,他知道,任何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艰辛的故事。
“你说的也是,只是,徳秋,你要注意身体,做什么事,量力而行,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勉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