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2日,农历一九八四年大年初一。
上午八点,刘德秋把录音机拿回了家里,准备带着刘德英去给外公外婆和舅舅拜年了。
这里正式拜年的风俗是:初一崽,初二郎。
意思就是大年初一,外甥应该去舅舅家拜年;初二是女婿(郎)去给岳父岳母家拜年。
刘淳这样的家庭,孩子都已经长大了,他们一般不再出门拜年,只让刘德秋他们兄妹去拜年就行了。
刘德英很长时间没有去外婆家了,这会儿自然很高兴,雷琳给准备了拜年的礼物,刘德秋也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这些礼物都装在一个大帆布袋子里,乡村里的人拜年是挎篮子的,刘德秋家里条件好了,拿着帆布袋子方便,所有的拜年礼物都塞进了帆布袋子里。
刘德秋看着刘德英笑道:“德英,拿着袋子跟我走。”
“为什么要我拿着袋子呀!”
刘德英看着刘德秋嘟着嘴,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懂不懂规矩?大人走路,小孩子吃亏!你小些,当然是你拿着袋子了!”
刘德秋笑道。
“什么意思?听不懂!”刘德英继续嘟着嘴。
“听不懂?你问妈。”
雷琳笑道:“德英,你哥说的没错,的确有这个说法。意思就是大人走在一起,年龄最小的要勤快点。这里说的小孩子吃亏,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只是大人里面最年轻的人。”
“没骗你吧!拿着袋子跟我走,要不,你别去,那就只能我提着袋子了。你去还是不去?”刘德秋看着刘德英逗着她。
“哼!你就是会欺负我!拿着就拿着,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很重!”刘德英说着,提着帆布袋子,“你走前面!”
兄妹俩一路说笑着,到了车站,等了好一会儿,才乘上班车。
班车到了镇子里,两人下车走向村道的时候,刘德秋一把拿过刘德英手里的袋子:“我来提着吧,你个读书娃没有力气。”
“哥哥最好了。”刘德英笑看着刘德秋,“哥,你看我们乘车,等车等了那么久,你说,我们要是真的有小车,那该多好!哥,你说,我们真能买上小车吗?”
“当然能买了,一辆小车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认真读书,你考上好的大学了,我用小车送你去读大学。”刘德秋笑着说。
“哥,你真是太有本事了。哥,余沁嫣要是喜欢你,她高中毕业以后,你会跟她恋爱吗?”
刘德英边走边侧头看着刘德秋问。
“你个小屁孩瞎说什么?她跟你一样,不过是一个小屁孩,恋什么爱?”
“哼!我们才不是小屁孩了!高中毕业,她成年了,再说,她,她成熟早……”
“德英!你可不要胡思乱想,读书的时候认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