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秋见邱父问起建厂的事,虽然知道邱父的意思还是看不起个体户,他以为自己只是一个空架子,表面上看着办厂很风光,其实自己并没有资金,但是,他还是很高兴。
毕竟,邱父在详细打听自己的情况了,这有利于让他改变对个体户的看法。
邱父还真是老辣,他也知道,很多个体户趁着国家刚出台的扶持个体户政策,采用借贷的方法想一夜暴富,当时,也的确出现这样的事,但是,其中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叔叔,我刚起步做自行车生意的时候,资金不足,贷过款,后来慢慢地积累了资金,现在建厂不用贷款了。”
“你,你建厂不用贷款了,你建的什么厂?”
邱父有些吃惊,但是,他转念一想,就随便建一个小厂,加工一点农产品,也算是建厂。
“爸,我同学开始不是说了吗,他建的厂要帮着政府安排三十个岗位,肯定是比较大的厂,而且是生产饲料的,你怎么都忘记了?”
邱兰英心里却有些不舒服,她怕刘德秋以为自己的父亲是贪财的人,别到时候父母这关过来,刘德秋却对自己的父母有了成见。
“哦,看我,他刚说过的,我都忘了。不过,建厂加工饲料,只要销售没有问题,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利润,你建厂,销售渠道没有问题?”
邱父还真是有些关心刘德秋了,他似乎隐约感觉到自己的女儿对刘德秋不仅仅是同学关系那么简单,但是,到底女儿是什么想法他也不能肯定,为了女儿的幸福,他也就对刘德秋进行考察了,如果刘德秋不务实,露出破绽,也给女儿间接提个醒,免得她受骗上当,到时候,后悔莫及。
刘德秋笑道:“销售没有问题,因为我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建厂之后,我主要生产鹌鹑饲料。这之前,我让我舅舅带头养殖鹌鹑,现在,我们县已经成了鹌鹑养殖专业县,而且还带动了其它县的鹌鹑养殖业,仅仅是从这个方面,我的饲料加工厂就能稳定发展,如果再向外打开销售渠道的话,这个饲料厂前景还是很可观的。”
“哦,你们凝远县的鹌鹑养殖我听说了,那是你舅舅带头搞起的养殖?”
“是。我去年就打算要建饲料厂,也就让我舅舅带头养殖鹌鹑。”
“小刘,这么说,你舅舅是全县有名的养殖大户了?”邱父继续问。
“嗯,算是吧!他上次受到了全县的表彰,还作了带头致富人的典型发言。”刘德秋笑道。
“好,年轻有为。”邱父笑道。
“爸,我同学的饲料厂办起来后,我还真想去他厂里,他也说了,给我底薪一千元一个月……”
“邱兰英,你不要胡思乱想!”邱父却打断了邱兰英的话。
“为什么不能想?一千元可是我教书一年的工资!”邱兰英有些沉不住气,他的目的只是想让父母能够接受刘德秋。
如果父母能够答应自己去刘德秋的厂,以后的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兰英,你去他的厂里,专业不对口!”
“哼!什么专业不对口,我看你还是看不起个体企业吧!”邱兰英嘟着嘴道。
“邱兰英同学,你还是听你爸的,先不要想着去我的厂,再说,我的厂还没有建成,我的厂等到稳定了,你要是想去,我也会答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