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看不惯他这幅装乖的模样,自己这个皇帝时刻受人牵制,就连娶妻纳妾都要以平衡势力为主,越想心中越不舒服,相当场给聂远衡两拳。
皇帝不宜在外面多留,说过几句之后便回宫去了。
聂远衡一开始想亲自护送,却被皇帝严词拒绝,明确自己带了暗卫不会有危险之后聂远衡才放人。
从皇兄的态度来看应该十分喜欢甜甜研制的菜,不仅是皇帝,京城谁不夸一句唐氏酒楼的菜好吃。
所谓重口难调,到了唐氏酒楼这却奇迹地一致了。
他心中猜想后续皇帝很有可能会让唐甜甜进宫,只不过皇兄没有明确表达过这个想法,他定然不能贸然跟甜甜提起。
只是变着法地提醒唐甜甜多做些菜,唐甜甜以为他是在担心酒楼的运行情况。
树大招风,唐氏酒楼生意火爆暗中已经引起不少人的不满,聂远衡暗中压制才没有爆发出来。
推行新菜品却是是一个好办法,最重要的是她手中捏着的新方子不知凡几,即便每日都推出一道新菜都够支撑一段时间,完全不用担心后继无力的问题。
皇帝隔三差五便从宫中派人买新菜品,每次都赞不绝口,胃口好时竟然能吃得一点不剩。
公公在一旁饱含热泪,期盼着皇上少吃些,给自己留点。
“你说让唐甜甜进宫来如何?”
他已经好些年没有吃过这样对胃口的饭菜了,若是唐甜甜能进宫,自己随时都能吃到,何乐而不为呢?
公公明白皇上的心思,连忙赞成皇上的想法,这事要是真成了,自己总也能混些汤汤水水喝吧,满足满足这张嘴。
皇帝撇撇嘴,对让她进宫却是没有多少底气,太学的夫子都不干,宫外酒楼生意红火,性子本就不羁,也不是个畏惧强权的人,怎么可能进入皇宫这个牢笼。
此刻的唐甜甜不知晓皇帝的心思,一心扑在数钱对账上面。
这几日的收益能赶上镇上半年的收益了,京都就是京都,各个出手阔绰,每回店小二都会得到些赏钱,干活也更卖力气了。
唐甜甜私心想着酒楼开起来,也到了将爹娘和哥哥们接来京城享福的时候。
他们在自己心中会踏实些,酒楼的生意也能够帮衬,三哥的远大志向放在经营这上面也足够。
说干就干,唐甜甜铺纸起笔,修家书一封送往镇上。
在信中讲了在京城的一些遭遇,增长的见识,最后进入邀请他们来京城的正题。
二哥将来考试也要来京城,提前到也未尝不可,还能跟京城学子共同研究学问,一箭双雕。
将此事做完之后,唐甜甜再次将心思扑在经营酒楼上面,在爹娘和哥哥们来之前她得攒够置办宅子的银钱,不能事事都要聂哥哥帮忙。
唐氏酒楼从当年做起时就在确保使用食材的新鲜,各种肉类必然是最好的,这样才能奠定口碑,一传十十传百,更多人知晓唐氏的名声。
如今是在市场中采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让她很是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