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是斗战胜佛孙悟空的道场,也是猴子的天堂。
平日里随处可见猴子们采山花、觅树果。
可这一日,山上一改往日的热闹,竟看不到一个猴子行走跳跃。
原本十分宽敞的水帘洞,今日却显得十分拥挤,地上几乎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
就连石锅上、石灶上、石盆里、石凳上都站满了猴子,看上去整个花果山有名号的猴子都来到了洞里。
今日的水帘洞中,无论猿猴、马猴、猕猴,各个眼神肃穆,齐齐地望着洞中央的石床。
石床上躺着一只白色的通背猿猴,这猿猴浑身雪白的毛发大半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他的左臂被砍去了半截,左边胸口有一个拳头大的窟窿,里面空空如也。脑袋向左肩歪着,嘴角的鲜血一直流到了石床的边沿,看上去是刚死不久。
孙悟空刚从灵台方寸山学艺归来时,将两个赤尻马猴封作马、流二元帅,将两个通背猿猴封做崩、芭二将军。
孙悟空不在花果山的时候,便是由这四位健将主持山中的一切大小事务。
这石床上的通背猿猴正是那位崩将军。
六百年前,南瞻部洲双叉岭,崛起了一只妖王,自称熊山君,已经修行了三万五千六百年,颇有些神通。
这妖怪在方圆三千里的范围内收拢了近三万只小妖,占山为王,统治一方。
说来也怪,这妖怪平日既不礼佛,也不尊道,却偏爱读那孔孟之书,自喻为谦谦君子,言必称:子曰,云云。
双叉岭脚下有一通往长安的官道,这熊山君使出神通,在官道旁变化出一座茶馆。
又将麾下的两个小厮变换成掌柜和小二的模样,每日帮他迎来送往,端茶、收账。
他还吩咐小厮:“凡有读书人过来喝茶,无论是否有功名在身,皆免收茶钱。”
这茶馆倒也能赚一些散碎银两,熊山君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来茶馆收钱,再拿这些赚来的银两去长安买书。
有一日,熊山君在长安买完书,正驾云往回赶。
行至城南相国寺上空,忽觉腹中饥饿,便按下云头,变化成一秀才模样,前去相国寺讨些斋饭来吃,不料却被寺中的护院武僧赶了出来。
这熊山君一时愤懑,竟在夜里潜入相国寺,使了个神通,变化出一阵旋风,将寺中供奉佛祖、菩萨、罗汉的果食贡品卷走,与麾下小妖们分食了去。
如来佛祖见这熊妖对佛门不敬,于是传下法旨,命斗战胜佛前去前去降服这只大妖。
斗战胜佛领法旨后,即从花果山领了一万猴兵前去降妖。
到了双叉岭后,斗战神佛命令崩将军为先锋,率领猴兵剿杀众妖,自己则在一旁观战。
那妖怪与崩将军交战不到一百回合,便被打回了原形送往灵山,麾下的三万妖兵也被尽数剿灭。
双叉岭上有一雌性黑熊,因得到熊山君的点化,修炼出人形,有了些神通。因而对熊山君感恩戴德,便日日来熊山君的洞府听其说书讲道,年深日久,渐生爱慕之情。
这黑熊精见自己的如意郎君被花果山的猴子抓去灵山,便怀恨在心,一心要找那些猴子寻仇。
于是一路探查寻访,终于找到花果山的所在。
今日午时许,崩将军在视察完猴军的训练后,准备去摘些野果解渴。
当他行至一桃树下,正准备摘些蜜桃时,却见不远处有一母猴独自在山涧处戏水。
这崩将军见那母猴貌美,心生爱慕。便左手摘了颗红彤彤的大蜜桃,右手掐诀,变化出一束山花来,唱着小曲,走起猫步,朝母猴走去。
崩将军走至母猴背后,轻轻唤了一声:“小娘子!”
那母猴闻声便转过头。四目相对时,崩将军竟是一惊,这哪里是貌美的母猴,分明是一只修炼成精的黑熊怪!
那黑熊不等猿猴反应过来,变化出一柄白晃晃的大刀,向崩将军砍去。
这崩将军左右手各拿着蜜桃和山花,未带兵器,见那刀锋来的疾,本能地抬起左臂格挡。霎时间,左臂被砍去半截。
黑熊精见这一刀未能将其毙命,又变换手诀,使出一招黑熊偷心。
锋利的右抓刺进了崩将军的左胸,用力一拽,硬生生将一颗心脏拽了出来。
黑熊精见美猴计得逞,又忽闻不远处有巡逻的猴兵正赶过来,便一口吃了崩将军的心脏,化作一阵风遁去。
崩将军的尸体被巡逻的猴兵抬到水帘洞的石床上,他是当年拥立孙悟空当美猴王的那一批老猴之一,在众猴中威望极高。
众猴闻其死讯,便都赶来吊唁。
众猴皆神情肃穆,其实这样的场景在水帘洞里已经发生了无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