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都是历史了。”
太师正欲退下,又听女王说道:
“爱卿觉得李公子为人如何?”
“回陛下,李公子谈吐不凡,看上去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君子。”
“爱卿所言正合我意。寡人想来,这李公子必是上天赐给我女国的。”
“寡人想以一国之富,招他为婿,与他阴阳配合,永传帝业,爱卿以为如何?”
太师闻言又惊又喜,思索片刻,说道:
“若果如陛下所愿,当然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只不过有唐僧的前车之鉴,此事还是得从长计议啊!”
女王笑道:“今日寡人仔细打量过他,李公子绝不是唐僧那般虚情假意的伪君子,是个可以托付的好男儿。”
“何况他自己也说,他门中是可以娶妻生子的。”
”陛下英明,如此看来是下官多虑了。”
“既如此,就劳烦太师做媒,明日去迎阳驿与他求亲。”
“微臣领旨!”
太师言罢,领旨回府,只待明日前去求亲。她刚入府门,有侍女来报:
“启禀老爷,老祖宗在正堂等着您呢。”
太师不敢怠慢,立刻赶往正堂,至老祖宗身前下拜道:
“拜见老祖宗,老祖宗万福金安。”
那老祖宗看上去约摸五十岁的样子,头发白了一半,脸上些许皱纹,精干的眼神让她看上去像是激流中的磐石,沉稳坚定。
“老身听闻今日女王设宴款待了一个来自东土大唐的男子,可有此事?”老祖宗说道。
“回老祖宗的话,确有此事。国中来了男子,举国欢腾,女王陛下认为他是上天赐来的,故而设宴招待。”
“那男子来我国中,所谓何事?打算何时离去?”
“他乃一个云游四方的道士,打算小住几日就走。”
“你须尽快让他离开!”
“却是为何?”
“一千年前来了个大唐和尚,搅得我们举国不宁,这次又来了个大唐道士,定会再次给我们女儿国招来祸事,还是趁早打发他走为好!”
“可是老祖宗,陛下对这男子颇为倾心,要留他做夫婿呢!”
“什么?此事万万不可!你必须上书劝谏!”
“老祖宗,您可能还不了解圣上的脾气。咱们这位天子,虽然年轻,但是行事一向雷厉风行,杀伐果断。”
“如今圣意已决,孩儿若此时劝谏必会惹怒龙颜,到时候可担待不起啊!”
“自古文死谏,武死战。你身为太师,值此危难关头,怎可贪生怕死!”
“老祖宗!孩儿今日已经答应陛下明日去提亲,若再出尔反尔,岂不是欺君之罪?”
“再说,这李公子与此前的唐朝和尚不同,孩儿见他着实是个好男儿,说不定真是上天赐予我女国的呢?”
“哎!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了。你务必要小心提防此人,切勿再重蹈覆辙。”老祖宗说完,化作一道红光消失了。
太师起身,抖了抖跪麻的双腿。
这老祖宗不知活了多久,只知道她一直保护着太师一脉,对女儿国也是忠心耿耿。
太师对她虽然万分尊敬,可在李憬的事情上,却是和女王持相同看法。
“老祖宗想来是年纪大了,竟被一千年前的唐僧吓破了胆。”
太师呢喃了一句,便回房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