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才到帝山脚下,就遇到正要离开的伯益,除了伯益之外,后稷也在一旁,伯益看到启到来,吃惊地说:“阿牛,你怎么来了?”
启将这几天的事情简短的告诉了伯益,后稷听了之后,对着伯益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不如先回去禀告帝舜。”
伯益点点头,跟着启一起再次登上帝山,在山路上,伯益有些感叹地说;“没想到那一次东海匆匆一见,再次听闻,就是羲和公薨的消息。”
启说也是多亏羲和公,否则他们全都要死在句芒的手中。他这一次前来,也就是希望帝舜能够派出神位高手,否则他们完全不是句芒的对手。
伯益说这件事倒是简单,本来这一次后稷就是前去破阵的,但是没有想到狐言先一步破阵了。
后稷谦虚地说:“我才踏入神位,这一次前去,还需要夏伯帐下诸位贤士多多协助才是。”
启听到后稷这么说,大喜地说:“有君侯你的协助,这一件事就好办了。”
启他们到了帝舜的宫殿,说是宫殿,实际就是一个简陋的茅草屋,伯益他们进入其中,启再一次见到了帝舜。
启行礼完毕,将自己的来意说明,帝舜听了之后,叹息一声,表示了对羲和公牺牲的敬意,然后告诉启,这一次后稷前去,句芒就不足为惧了。
帝舜希望夏伯能够早日能够平定句芒之乱,继续治水,如今就剩下南方尚未治理妥当,当南方治理好之后,像是三苗这些蛮族,也会归附,天下也就容易安定了。
启说如今有了后稷相助,句芒之乱,指日可以平定了,帝舜不用太过担心。
帝舜说事不宜迟,启他们先出发吧,至于羲和公的尸体,可以破例,等到句芒平定之后,再由羲和国的人带回去埋葬,不用就地埋葬。
启说唯,然后和伯益他们一起离开这里,在半夜时分,到了夏伯的营帐,夏伯已经休息了,启他们不愿意打扰夏伯,于是启安排好后稷的住处,才有空回去。
在自己的房间,启看着还在昏迷的蕙芷公主,拿起手帕,将蕙芷公主脸上的汗水给抹去。
启也让在一旁伺候的丫鬟下去,这里自己来照顾就可以了。
丫鬟点头,退下之后,启就坐在蕙芷公主身边,看着蕙芷公主那苍白的脸,伸出手,握紧蕙芷公主的手,用自己的双手温暖蕙芷公主那冰冷的手心。
第二天早上,启亲自为蕙芷公主熬了药,也亲自喂给蕙芷公主服下,这才离开。
启去请安的时候,夏伯已经起来了,夏伯正在偏厅为狐言上香。
见到启到来,夏伯让启也过来磕头上香,启恭恭敬敬三拜九叩对着棺木行礼,在启起身的时候,他的额头都已经磕破皮了。
夏伯对着启说:“昨天鸑鷟将棺木送来的,这寿材是当初为析木公准备的。”
“父亲大人,你准备怎么办呢?”
“析木公已经入土为安了,若是他还活着,知道狐言的事迹,也不会介意什么,帝舜那边怎么说。”
“帝舜让后稷来协助父亲大人,至于羲和公后事,帝舜希望能够破例,等到句芒平定之后,让羲和公能够回国安葬。”
“这倒是没有什么,本来羲和公他们也不需要治水,只是后稷是否是句芒的对手。”
“后稷已经步入神位了。”
夏伯听到这话,露出吃惊地神情,不过很快他就开心地对着启说:“那么这样,句芒倒是不足为惧。”
夏伯和启一起到了后稷住的逆旅,后稷对着夏伯行礼说:“司空,就见了。”
“这一次平定句芒之乱,就靠后稷了。”
后稷点点头,询问夏伯什么时候行动,夏伯说这件事尽快就好。
后稷说那就今天吧,夏伯说可以,这一次夏伯没有召集大军,而是召集了一众高手,和后稷一起前去扶桑。
后稷也劝说过夏伯不如坐镇后面,静待佳音,但是夏伯告诉后稷,既然后稷都亲自上阵了,他怎么能够坐在后面坐享其成呢?
后稷他们劝说无用,于是就只能答应了,天地七将也紧紧守候在夏伯旁边,若是有什么不对劲,他们就可以立马带着夏伯离开。
这到了扶桑城外,看着残破的扶桑城,后稷感叹地说:“苍生何其不幸,遭此劫难。”
这时候句芒再一次出现,看到夏伯,冷漠地说:“文命小儿,前天算你运气好,逃过了一劫,你如今再一次来送命,本帝不收下你的命,就对不起老天了。”
夏伯义正严词地说:“今日本伯到此,就是顺天而行,句芒,你若是执迷不悟,继续逆天而行,你多年修行,终究会化为飞灰。”
句芒听了之后,看着后稷冷笑地说:“看来你是找到了弃,才嘴硬起来。弃,你虽然是帝高辛的元子,但是帝位却是你兄弟的,你之不肖,天下皆知。如今重华小儿不过看你可怜,赏了你一个后稷的官位,你就应该感恩戴德,待在帝山,好好享福,如今不远千里,前来送命,这又是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