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觉得柏右相说的都在理,武尚书确有这个能力。”左丞相萧义第一个站出来力挺,为了《大秦词典》,他也必须站出来配合与支持。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许多官员都纷纷站出来力挺武照,现如今的朝堂,基本都是保皇派的天下,忠王寿王挂掉后,原先支持他们的官员不是被咔嚓就是被撸掉,剩下的都投靠过来,加上中立派也投过来一些,保皇派的实力空前壮大。
即便有官员不满,但这种时候,谁敢站出来反对,必被口水活活喷死。
“如此,便由武尚书接替柏右相的职位。”
无人反对,户部尚书武照理所当然地晋升为右丞相,这也是他在叛乱之夜中付出所获得的报酬。
出力最多的人是荆秀,其次是武功侯薜庆阳、忠勇侯雷桐和虎威将军伍宗义三位军中大佬,但他们都是武官,文官的事儿跟他们没有一毛钱关系,他们另有封赏。
在百官纷纷向武照道贺之际,左丞相萧义出班上奏。
“启禀女皇陛下,老臣有本奏。”
“左相请说。”郦女皇右手前伸虚扶,以示尊重。
“老臣奏请女皇陛下恩准老臣撰编《大秦词典》。”
左丞相萧义语出惊人,令百官无不惊讶,《大秦词典》,什么东东?
“老臣这里有一些手稿……”萧义从怀中取出一叠手稿呈献,这是他连夜赶出来的一点东东,目的只是让女皇陛下和百官知道什么是《大秦词典》。
有太监下殿,取了手稿,转呈郦女皇,郦女皇只扫了几眼,面现惊容,身为曾经的小才女,她当然看懂词典的作用,必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手稿转给百官传阅,萧义则在一旁解释,这是他和秀大家一起交流时一起感悟出来的,因此,《大秦词典》署名也有荆秀一份。
在百官都被萧义的奇思妙想惊叹佩服眼红羡慕嫉妒恨的时候,武照、薜雷两位老侯爷等清楚内情的人,包括郦女皇在内,都望向荆秀。
他们都询问过荆秀,他是怎么说服脾气又硬又臭的左丞相站出来力挺郦皇后上位,荆秀只是含糊解释,付出了一点代价,众人初时以为他只是付出生意上的某种利益,倒没觉得什么。
毕竟荆秀赚钱的本事摆在那了,为了某些利益,付出一点代价很正常,何况是事关郦皇后登基这种重要的大事,再付出一倍的钱财也值得,但没想到的竟然是《大秦词典》。
这《大秦词典》有多牛逼就不用再废话了,绝壁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就这一本书,足够吃几世了。
薜雷两位老侯爷的目光带着几分佩服和赞赏,武照等文官的目光里除了佩服,更多的是心疼惋惜,这代价,太特么的大了。
荆秀感觉到了什么,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躲到薜老侯爷的身后,因为他从郦女皇望过来的眼神里捕捉到了一股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