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落后的年代,人口即劳动力,近四千青壮庄丁,至少有四至六百户左右,安置好了,就是一桩大功劳,郑治笑得嘴巴都合不拢。
这等于是荆秀送给他的大功劳,也让他感激不已,果然还是巡察使的大腿粗,好抱,嘿嘿。
按照荆秀的交代,郑治赦免了所有庄丁,给他们造册登记,成为平县的百姓,并把没收的七家豪强的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不过房屋就需要他们自己搭建了。
所有庄丁无不下跪谢恩,感动得泪流满面,有的甚至在家中供奉荆巡察使大人的长生牌位,保佑他官运亨通,多子多福,长命百岁。
县令郑治拿了足够多的好处,自然要全力配合荆秀妥善处理好灾民的安置工作。
没收了七家豪强屯积的粮食和众多财产,就算没有朝廷的赈灾粮,平县也能轻松安置好灾民,但荆秀才搞出了一个以工代赈的活儿,也越发让郑治佩服。
如果说之前还有一点怀疑荆秀的能力,他现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差一点要跪下来跪拜师了。
光施粥给灾民只是临时解决一点小问题,隐患仍旧很多,万一没有赈灾粮,饥寒交迫的百姓在绝望的时候,极可能发生暴乱,对当地来说,绝对是一个可怕的大灾难。
如果以工代赈,百姓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就会安心,闹事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完美地解决了最可怕的大隐患,能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牛逼得让他顶礼膜拜。
平县的问题基本解决,甚至可以说是圆满解决,荆秀和巡察副使尉方在五百羽林卫的护卫下,押送大量的粮食前往宛县。
平县的事情早传遍整个郑州,宛县那些屯粮疯狂提升粮价的豪强奸商地主老财无不吓得面无人色,他们自认实力比不上以宋氏为首的七大家,巡察使大人一口气灭了七家,自然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
所有人惴惴不安,聚集在一块商量了大半天,总算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不过,他们心里仍然担心得要命,如果巡察使大人不接受他们的善意,那就只能伸长脖子等着掉脑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