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有点改观了。”王向东很快扔完脚底的这一摞砖头,起身拍拍手,透过凌开山遥遥望向这片山。
冬日山头色调暗沉,光秃秃的,但映衬着万丈光芒显得尤其明亮,让人见之心头升起无限希望。
“改观?”凌开山不明所以。
“嗯。”王向东点点头,“我以为你会像我一样,渐渐被现实打败,被沉闷沾染,最后磨了一腔斗志,在颓废中蹉跎到老的。”
王向东是湘江市人,自小在农村,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年少的记忆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着这一片山水有着入骨的感情。
毕业后,出身211名校的王向东放弃了无数个优渥的offer,毅然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村官。也是在当村官的那几年,他送走了卧病床榻的爷爷。村里医疗水平不好,一般老人生病了只能自生自灭,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王向东的存在,爷爷能够吃到药,能够被载着去城市看医生,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最后安详离开。
王向东无比感谢这段经历,也很后怕,如果没有选择这条路回到家乡,如果离爷爷很远,那爷爷这一生最后的时光该是如何度过的?他又想到村里很多看着他长大的老人,最后都在孤独寂寞中撒手人寰,像归根的枯叶,秋风中孤零零落在路边,无人扫就,徒任凋残。
他的爷爷没有遗憾了,那别的老人可以也没有遗憾吗?
那一刻,王向东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别的大学生村官都在服役期满后选择了考公务员或者考研究生深造,王向东直接申请去基层服务,成为了茂山村的村支书。
来之后他也做了许多事,丁兆之后的几十年茂山换了不少领导班子,但基本上格局都大差不差,很难被撼动,新人也很难真的做出什么来。王向东一开始想大兴土木打通旅游路子,还在学校搞过文化节,但人没有精神气,很难被调动起来,很快就不了了之。后来,他发现茂山红色培训这块牌子有价值,但没什么实施,他便开始着手这个项目的推进。一边东奔西走拉拢高校、机关,一边单打独斗策划推进,这才逐渐打响红色培训这块业务。当前,茂山的周边也是靠着这个吃饭,赚取微薄的收入。
凌开山知道红色基地培训是他们不多的营收来源,也是丁兆当初提出来的设想,只是想不到居然是王向东推进的,他还以为这些年这块招牌早打出来了。也难怪,王向东天天夹着公文包在外面东奔西走,一副风尘仆仆的憔悴模样。
佩服的眼神或许是太过明显,王向东有些不好意思,继续弯腰捡起新的砖块扔给工人:“也就这么机械做着,折腾不出什么花样了。”
光是做这个就已经耗尽了王向东所有的精力,再加上红色项目是他一手推动的,别人都兴致缺缺,他根本无暇分身,既忙前台又顾后手,早就撑不下去了。
更何况,他做的再好也没人夸赞他一句,大家的敌意和针对一分不少,好像他不是本村人这一点就将他划在了耻辱柱上。
“可你还在折腾啊。”凌开山笑道。
王向东抬头,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凌开山:他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