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便是之前定好给‘白宛卿’出殡的日子,也是真正的白宛卿他们离开大景,去六安寻人的日子。
“福晋,咱们明日就要启程了,您不再看看小主子们了吗?”
“不看了,要是看了他们,我的心就又软下来了。”
此次去六安,短则三月,长则半年。
第二天混在送葬的队伍之中,白宛卿一行人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大景。
大憨和倾安在外面驾驶着马车,绣夏、白宛卿和两个老人家坐在马车里面。
六安是比大景要冷上一些的,临出发的时候,他们将这马车的四周用油皮纸特意包了个遍,还垫上了一层厚厚的垫子。
古神农摸着马车的四周,感叹道,“还是现在的人懂得享受啊!乖乖孙媳妇,你不知道当初我去六安的时候……”
“师傅,您还去过六安呢?”绣夏道。
“你师傅我,去过的地方多了。当年我不是和六安的广氏打赌输了吗?就一直在找他们的老巢,想要堂堂正正的赢他们一次。
一来二去,还真让我摸到了六安。当时年少,我当时没钱,连马都买不起,骑着个驴就直接走了。你们不知道,当时可是坑死我了。那个驴半路上还生病了,我还得照顾它,给它买药吃。这原本一个月的路程硬生生的走了三个月。
气人的是,刚到六安,那驴就好了。给我气得直接将那驴卖给了酒楼,当天就吃了驴肉。”
“哈哈哈哈。”古神农的话逗得大家全都找出了声,刚刚还在担心不知从哪里下手的愁容一扫而光。
“咱们呢,就当做去六安旅游了。乖乖外孙肯定是不会有事儿的,说不准等我们刚到六安,他们就全都回大景了呢!”
“怎么?老古头,你怎么不说说你在六安的风流韵事啊?”文石浩道。
“当着孩子们的面,你瞎说什么?”古神农有些不乐意。
“我告诉你们,当年古老头去六安,是想和广氏一门一较高低的。可是没曾想竟被门派的小师妹给看上了,险些回不来……”
有些古神农和文石浩一路吵闹,这时间过得也快些。
……
“福…公子,今天晚上咱们恐怕是赶不到驿站了。”外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按照地图上的指引,下一处客栈距离他们有好几十里,今夜无论如何也是赶不过去了。
“那就找一处地方先休息吧!明天早些赶路就是了。”
众人搭好了帐篷,又热了些干粮吃。他们已经出来快一个月了,按照地图,再有两三日就能到六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