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丫吸了吸鼻子,小手翻转,掌心里落了一片雪花。
“下雪了,她会不会冷?”
景祯握着她的手一颤,湿红的眼尾,有一滴泪滑落。
景祯没有回答,但宝丫却知道。
曾经拉着她的手,笑盈盈说会来她家新开张的铺子捧个场的老婆婆,再也不会冷了。
不会冷,不会疼,不能言,不能语,再听不见她说话,也再不能带着她和三姐姐、四姐姐回去江南,回去她心心念念的故乡。
身后忽然有脚步声响起,不疾不徐,一步一步近了。
宝丫转过头,是抱着一堆东西的芊琼。
她此刻苍白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一双明显哭过的眼睛,红肿的厉害。
她将那包东西放在门口,就独自一人进屋去搬堆在墙角的桌子。
景祯快步走上去帮忙,两人把桌子抬到正对棺木的地方放好。
然后芊琼把她刚刚放在门口的那包东西打开,一件件取出来,摆上供桌。
焖灯,水果、五谷、点心。
摆好之后,芊琼又去厨房盛了一碗饭,放在供桌上,碗上放着一双筷子,这是倒头饭。
都摆好了,她又燃了香,将两头点燃,横放在香架上,这叫倒头香。
景祯帮她把放在门口的烧纸和瓦盆也拿了进来,摆在供桌正前的地上。
然后点了一根香,鞠躬礼拜之后,插在了香炉里。
芊琼一句话都没说,一个人跪在瓦盆前烧纸。
折腾了这么久,她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
悲伤过后,整个人都只剩下木然,一下下烧着纸,盯着瓦盆里跳跃的火苗发怔。
宝丫、云花和云月也都上了香,然后默默的围过去,和芊琼一起烧纸。
小院寂静无声,除了眼前的火苗毕毕剥剥,就只剩下簌簌落雪的轻响。
不知过了多久,芊琼才如梦初醒似的回了神。
她抬手抹了一把脸上冰凉的眼泪,对宝丫她们道:“你们几个还在这干什么呢,快……快去念书吧。”
云月把头摇的拨浪鼓似的,宝丫和云花、景祯都没动。
芊琼吸吸鼻子:“这里有我就行了,你们都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耽搁了这么久不去上课,齐先生要担心了……”
但还是没人动。婆婆突然离开,她们谁都没有心情再去书院了。
最后还是景祯起身,去了门口,对等在外头的凌安说了一声,叫他去育才书院给齐墨带个话,然后再去一趟云家。
四个孩子在灵堂跪了一天,眼看天都黑了,却谁都不肯走。
芊琼赶也赶不动,只好找了几件自己的厚袄,和被子,给几个人披上,免得晚上冷,受了风寒。
又去厨房,煮了一锅热粥和几个白煮蛋。
她自己没什么心情吃东西,但是一天了,总不能叫孩子们也饿着。
临近戌时的时候,王彩莲和云大郎、云三郎都来了。
每人都给俞婆婆上了炷香,悼念之后,就哄着宝丫她们回去。
不过最后云花还是留了下来,陪着芊琼一起给俞婆婆守灵,怎么说她也是拜了师的,留下来理所应当。
王彩莲他们便没有再劝,带着宝丫、景祯和云月走了。
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宝丫被景祯牵着出了灵堂。
回眸间,瞥见房檐下放着的一只兔笼,里面两只圆润可爱的小兔子,已经身体僵硬的躺在了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