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十二,下午,赵月江突然接到王望农的电话,王望农告诉他说,尽快到高山大队一趟,开会。
“什么会?”快要春播了,赵月江正在田里忙活。
“今年咱高山村要通自来水啦!”听声音,王望农很高兴。
“自来水?你是说人吃的自来水吗?”
“难不成是给牛羊搞的?咋想的!”王望农忍不住笑了。
“不是有水窖,还有山泉水,为啥又要搞自来水?”
“你少说两句,赶紧上来开会,乡里的南庆仁主持会议,听完你就明白了。”
王望农挂了电话,赵月江把铁锹往地里一插,蹲下来卷了根旱烟,点上,他边抽边思考:为什么要通自来水?当然他能想到的一点就是方便,另外,这是一个大工程,投资不小,老百姓又得掏钱!
自来水的水源哪里来?肯定很遥远,这材料费啊人工费啊,一连串加在一起又是一大笔费用,唉,吃水问题不是早解决了吗,上头这是又要搞哪样?劳民伤财!
王望农下了通知,作为村长他不得不去,这是上头的政策,好坏还不清楚呢,先听一听再说,至于能不能顺利地实施下去,有多少人支持边走边看吧!反正他是没抱多大希望。
新河村多少代人来了去了,祖祖辈辈不都是靠着对山的那口泉水生活的?那泉水流了几百年都不曾干涸,经过山体复杂的地质结构层层过滤,清澈见底、甘甜可口、沁人心脾,方圆十里八村的人谁不知道那口泉水的名声?
尤其是老一辈,说起来就一个字:香!如果有人在新河村有亲戚,串门走亲的时候少不了带上一瓶山泉水,这似乎成了不成文的规矩,水带过去后,小辈们并不在乎,倒是上了年纪的人可喜欢得不得了——第一件事就是生火喝茶!
老辈们说,新河村的泉水就是煮茶用最好的水,山里人不酿酒,不然,拿新河的水酿酒一定很香,还说,新河村人酿的醋就是醇正、好吃,赵长平家以前酿过醋,最初还好,到后面就不行了——那家伙为了能卖几个钱,往里面掺了过多的水,过度稀释,自然寡淡无味了。
除了这口泉水,如今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有水窖,若是下一场大暴雨,水很快就盛满了,人吃、饮牲口、洗衣服……将近二十来方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用完。
至于雨水干不干净,那不需用考虑,每逢下雨的时候,若要往窖里放水,有的人家院里是水泥硬化面,雨水先冲洗干净再打开阀门,流进去的水自然是干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