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只是咱们村大多数人思想僵化,没人会认可这种做法,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两亩救命田,本该是种麦子养活人的,怎么会糊涂到种药材呢?他们能接受吗?唉!”
赵胜利叹了一声,接着说:“终归,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改变思想就会落后。任何事物的发展,开头是很难的;接受一个新事物,也是如此。
“但不能因为大多数人拖着后退不前进,而让少数有想法的人灭了熊熊燃烧的激情之火吧!总要有人站出来带头,给他们打个样,好与坏,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见分晓了。
“到那时候,当人们尝到甜头了,谁还会站在发展的风口浪尖张开双臂阻挡历史前进的潮流呢?我看没人会顽固到这种地步!谁都看得到,黄土地里种麦子,一年能收入多少?种药材可就另当别论了!”
赵胜利不愧是生意人,他时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嗅觉,只要时代的触角往哪里伸展,他就能察觉到利益的浪潮在哪里翻滚。
“老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你支持,我心里更加有底气了,要不咱们试试吧?”此刻的刚子,被赵胜利的一席话彻底激醒了。
“呵呵,你小子,光有一腔激情有何用?我们时常听老年人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成事还得靠大家步调一致,心齐移泰山嘛!这才是个想法而已,可实施过程中,你想过有多少人真正会支持呢?”
一下子,刚子的热情瞬间像被浇了一盆凉水,让他冷静下来。
“可是,这真是一件好事啊!地承包出去就有钱挣,从种植到维护,再到收割加工,包装,销售,这是一条产业链,地就在家门口,农业社办到新河村北山顶上,何愁一年四季挣不到钱?老人都可以再就业的,多好的事!”
刚子有些激动,在他看来,没人会愚蠢到连这样的利弊都分辨不清,除非,他真是个傻子。
“其实先可以搞个试点,让那些思想先进的农户先加进去,试验一年,等有结果了,人们自然会跟着前人搞下去。”赵胜利说。
“老哥,不愧是做生意的,这么绝妙的点子就你能想得出来,好,我现在很热衷搞这件事,咱们先试试。我加入,你带头,看能不能再拉拢几户过来。”刚子脸上堆满了笑容。
赵胜利却不以为然,他拍了拍刚子的肩膀,笑着说:“刚子,先别急。你想一想,如果就十来户,那么几块地,分散在各处,人家王老板会跟咱合作吗?代价很大的!”
“哎呀!”刚子拍了一下脑袋,笑了,“你瞧我这脑子,对啊!人家跟咱合作,肯定是规模性的,一片一片的,还不够油费钱呢!”刚子有点失望。
“没事,还有一种方式。全村人先试一试,把一部分地拿出来种药材,一部分搞传统种植,这样,他们应该能接受,风险也会降低一些。”赵胜利说。
刚子转过身,握住赵胜利的手,夸张地瞪大了眼睛:“老哥啊,你说得很对!我先去大湾村转一趟,了解一下情况。南庆仁也给我交代过了,他说他会支持的,让我先写一份调查报告,可行与否,等调查过了再做决定。”
“好的,我支持你!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子,明年春天,我期待遍地花香,到那时候,田间地头走一走,全是草药的味道,那也是金钱的味道啊!哈哈哈!”
赵胜利哈哈笑了,刚子也笑了。他回头看看玻璃窗,窗外,大地一片萧条,枯草随处可见,一溜溜梯田空着,朝着蓝天懒洋洋地晒着,它们似乎在等待下一个充满药香味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