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京城。
皇宫大殿内,文武百官正在上早朝。
皇帝李疆万坐在龙椅上,俯视着底下的文武百官。
李祝伐率先站了出来,他开口说道,“皇上,据罗叶谷前线的军报,魏国陈里晚已经将魏国罗叶谷守军撤走,撤回到助闪城。”
“这对于我们大周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整个罗叶谷。”
“但是李云成畏手畏脚,毫无军事头脑,时至今日依旧按兵不动,眼看就要错失良机了。”
“儿臣恳请皇上,撤换李云成,儿臣愿主动请缨,赶赴罗叶谷,为我大周拿下罗叶谷。”
李祝伐一口气说完所有的话,陈里晚撤走魏国的军队,罗叶谷已经是白捡的军功,本来李祝伐还恨世道不公,李云成这个狗贼运气这么好,白捡一个大功劳。
但幸好老天开眼,李云成这个沙比玩意,竟然畏首畏尾,按兵不动,一鼓作气拿下罗叶谷。
这恰好给了他李祝伐一个机会,所以他必须要主动抢到这个机会。
杨明早已经私下与李祝伐商量过了,今日要帮助李祝伐把李云成替换下来。
于是杨明也站了出来,开口说道,“皇上,罗叶谷地势险要,若强行用兵,必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好不容易天赐良机,陈里晚主动撤军,末将觉得,应当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果断出击,拿下罗叶谷。”
“霖王殿下经验不足,对时机把握不准,一时间犹豫不定,甚至可能内心深处对陈里晚有一定的恐惧,胆怯于陈里晚的威名,所以至今不敢下定决心。”
“殊不知战场上时机瞬息万变,一旦错过,恐怕再也难以遇上这千载难逢的时机了。”
“所以末将也认为庆王殿下更加适合,庆王殿下一向胆大心细,对于时机把握十分巧妙,是个合适的人选。”
李疆万坐在龙椅之上,一言不发,他身为皇帝,不能急于表态,要保持沉稳。
李疆万看着底下的人,琢磨了一下,问道,“其他人有没有其他想法。”
兵部尚书郑年挺思索了许久,他作为兵部尚书,这事儿他总得出来说两句。
郑年挺含蓄的开口说道,“启禀皇上,臣觉得当前陈里晚撤走罗叶谷的魏国军士,这对于我们大周来说,可能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臣觉得,无论是临阵换帅还是督促霖王殿下都应尽早,避免错失战机。”
刑部尚书朱念发也出来掺和说道,“皇上,微臣觉得霖王殿下缺少战场上决策的魄力与胆量,这么好的时机,本该当机立断的事情,到现在都还拿不定主意。”
“还是换庆王殿下担任罗叶谷主帅为妥。”
一旁的朱汉看到李祝伐这一派系的人恨不得将李云成换下来,而且现在朝堂上根本没有人站出来替李云成说话。
李云成唯一的亲信刘千刀这次已经随李云成一同出征了,这才导致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替李云成说话。
朱汉暗暗叹了一口气,别看李云成现在如日中天,但是其在朝堂上说话的分量确实还远远不够。
这一对比,便能看得出李云成在夺嫡之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朱汉左思右想,现在李云成在朝堂的势力并不强,甚至远远不能与庆王相提并论,所以他还是不能彻底站队李云成,最好保持相对中立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