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就是不停地相遇。
眼看天色天不早了,邹玉玲起身告辞。
解开心结,又吃了面条和小米粥,高玉可以正常下地了,非要挽留邹玉玲在家吃饭。
邹玉玲婉言谢绝道:
“玉姐,改天吧。
因为罗烈提前结束任务,今天要飞回来,我得去机场接他。”
“正好,让罗烈来认认家门,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
这样,我打电话让老王去接罗烈。
你就不用跑一趟了。”
“这,这不太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听姐的,就这样定了。”
“那,那好吧。”
……
人逢喜事精神爽。
作为此次侦破重大要案的总指挥,身先士卒,充分发挥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王卫国同志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称赞,褒奖。
当然,下面的广大干警也是功不可没,但这个前提则是领导有方,写在材料里更是要重点描述。
论功行赏自是必不可少,王一帆的名字也再一次被提及,可以说是除了王卫国以外的最大功臣。
车力的付出亦是有目共睹,有勇有谋,武力过人。
局领导甚至考虑要将车力弄到局里,争取个正式编制。
车力却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至于原因,车力只说了一句令人莫名其妙的话:
“受人点水恩,应当涌泉报。”
局领导深感惋惜,随即大手一挥,晚上设局庆祝,警员们欢呼雀耀。
作为晚宴的主角,王卫国同志有事告假离去,让杨峰代为主持晚宴。
……
机场大厅。
一身笔挺军装的罗烈,国字形的脸,浓眉大眼,古铜色的皮肤,目光炯炯有神,露出一双健壮的手臂,一手拉着拉杆箱走进大厅。
只一眼,王卫国就认出了罗烈,第一印象只有四个字:
国之栋梁。
罗烈也看到了王卫国,认定了这就是妻子描述的那个人,两只大手紧紧握在一起:
“罗烈,金城警备区大校旅长。”
“王卫国,金城市公安局副局长。”
“王卫国同志,我不在家的这段日子里,谢谢你帮我照顾玉玲和小雨。”
“罗烈同志,你是真正的保家卫国,我佩服你,能照顾军属,荣幸之至。”
“我42,敢问王卫国同志多大?”
“我虚岁41。”
“好,那我以后就叫你卫国吧。”
“行,那我以后称呼你罗烈大哥。”
“呵呵,不必拘于小节,直呼我罗烈就行。”
“好。”
……
餐桌上。
两大家子聚集在一起,推杯换盏,热闹非凡。
王卫国打心眼里敬佩罗烈,罗烈也对王卫国的正义颇有好感,二人算是英雄惜英雄。
大人喝酒,小孩女人喝饮料。
王二毛居然要和罗小雨喝交杯酒,被高玉一巴掌打老实了。
王一帆心里则打起了小九九:
这个罗烈,不惑之年就当上了旅长,原因有二:
第一,有真材实料。
第二,他的家庭有真材实料。
但不管是哪一天,本人肯定有过人之处,否则,烂泥扶不上墙,再好的资源也没用。
所以,这个罗烈,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这样的人,以后说不定能用上。
王一帆眼珠一转,笑道:
“罗叔叔,单纯的吃饭太枯燥了,添个彩头吧?
咱俩来个以武会友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