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芸儿自然不会拒绝,这省了她多少麻烦不说,人家打通各种关节帮自己快速置办的铺面,若是自己再拒绝,就显得有些不懂事了。
于是苏芸儿郑重地行了个礼,谢过孙婉清。
“苏娘子太过客气了。”孙婉清侧身避过了这个礼,“我与娘子一见如故,娘子又对我有恩,于我来说是天大的幸运,这些东西也不及表达我对娘子的感激,若娘子不嫌弃,我以后可以叫娘子为姐姐么?”
孙婉清目光中包含热切、忐忑与期待,苏芸儿被她感动,点了点头:“姑娘是我在这里接触到的第一个富家千金,没想到就待我如此真诚。说起来也是我的幸运。”
“芸儿姐。”孙婉清立刻改了口,并对苏芸儿道,“以后芸儿姐叫我婉清就行。”
苏芸儿笑着提醒一句:“这些只能私下里叫,若在你家人或者外面面前,可不能这么叫。”
“好的,都听芸儿姐的。”
两人又聊了几句,就开始规划铺子里的摆设,一直聊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得分开。
回到家里,苏芸儿将铺面的事情跟陈老太说了。
“孙家姑娘居然帮我们把铺子都给盖好了?天爷,这是多大的恩情,难为她如此想着咱们。”
盖这间铺面,中间要和官府打交道,需要打通不少关节,的确不是个简单容易的事情,感谢这件事,就等以后慢慢来吧。
苏芸儿和陈老太商量铺面的摆设规划,苏芸儿依然是找了个合适的木棍做炭笔,在一块草纸上涂涂画画。
一边涂涂画画,苏芸儿一边道:“是时候买笔墨纸砚了。”
“是呢,小树小草现在也学了不少字了,我看他们在地上练字,写得不错呢。”
“不光是小树小草要用,铺子里也要用。”苏芸儿抬笔,看着草纸上的草图,对于当前的规划,查漏补缺。
“以后我们经营的就不是普通的摊位了,而是正式的铺面,购买的食材调料,还有杂七杂八的费用,还有每日的流水、赊的账目,都需要记账。如此正规的管理起来,才能清晰各项账目,明确营收情况。”
之前是小摊位,每日苏芸儿就是靠数钱盒里的铜板数量来记账的,最开始还好,后来增加了菜品数量之后,已经慢慢有些吃力了。
对于苏芸儿现在在经营上的建议,陈老太是没有怀疑的,只要苏芸儿提了,就一定赞成支持。
重新换了张草纸,苏芸儿开始誊抄刚才的规划图。
永宁城的书局要等初六才会开门营业,所以苏芸儿倒是还不急这一时半刻。
规划好了大致布局,苏芸儿开始计算需要采买哪些用品。
店里需要桌椅板凳,收银的柜台,柜台后面墙上还可以钉几个架子,用来摆放小物件的,此外苏芸儿还打算做一张长桌,或几张拼起来也行,上面摆上豆花及调味料,还有其他的可以提前制作好的食物,到时候客人点了就直接可以盛好端上桌;灶上需要锅,还需要弄一两个可搬动的小炉子,也需要给小炉子准备几口锅,灶房里也同样需要桌子和架子,还有小马扎,可以给生火的人坐着;挨着灶房的那个小屋子,就定做几个架子,存放物品。
暂时规划好了这些,苏芸儿又开始考虑铺子里的人手问题。
柜台需要结款、记录条目,这个只能自己来做了,何柳和陈老太都不识字。
另外,苏芸儿不想让陈老太去店里,希望她留在家里看孩子,不光是小树小草,还有何柳的儿子关小文。
关小文与小树小草差不多年纪,年前何柳跟自己出摊、何柳男人去码头上工,关小文在外面玩得渴了饿了,就会跑来陈家,陈老太会给他做饭吃。
所以目前店里还是只有孙芸儿和何柳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