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况周伯也不老。”
“哈哈,好孩子,跟你在一起说话就是让人心情愉悦。”
“这次去申江,是我人生新的起点,现在邓老当权,我们华夏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会越来越好的。”
“孩子,你对邓老这么有信心?”
“是的,他老人家经历过人生三起三落,已经看尽人间百态,年轻时去法国留学,他老人家的见识,他的阅历,华夏国内没有人比他更睿智。
他老人家相信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也唯有知识能够改变我们华夏的命运,贫穷不该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邓老手中老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我去了深圳,那才叫活力,人走路就像跑。”
“听你这么一说,我真该出去走走看看。”
深圳蛇口领导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你老看看,这是国家改革最前沿的声音,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想改变现状。”
“果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周老师一声感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华夏人民日报上的文章,自己基本都读了,但董晓宇去了深圳,亲身体验过那种氛围,再好的笔也不能将这种势头描写清清楚楚,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实这就是知与行的关联关系,光有行万里路,没有读万卷书,也不行,不然古代纤夫就是智者。
我的认知是读万卷书,也要去行万里路,这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才能碰撞出火花。”
“有意思,说的好呀,不愧是皖省的高考状元,见识非同一般。”
“我也不过借用前人的思想,圣人王阳明在《致良知》学说中就提出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互验证,相互统一的思想,周伯你老可不能嘲笑我。”
“孩子,跟你说话总能让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朝气有知识有想法也敢于实践;痛快,按古人的说法,此时当浮一大白。”
“好,晚餐我陪你老喝上一杯。”
“孩子,以你的成绩完全可以去首都的两所大学,可你却选择去申江上大学,而且你去的大学名气也不如复旦大学,学校领导很是可惜,你是不是其他这方面的考虑。”
“是的,申江以后会是整个华夏的金融中心,我不想进入政府部门工作,那不是我的理想,我去交大首先看中是申江未来的发展前景。
其次我需要学技术知识,未来只有科技知识才能强国,我愿意为此付出我的汗水和精力,哪怕收效甚微我也在所不惜。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华夏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间里,我们吃了多少技术落后的亏。”
“孩子,你志存高远,了不起。”
“周伯,我现在只是放空炮,当不起你老的夸奖;人活着总要有理想,我只想自己未来的一生,自己要不负韶华,不负这个激情的时代。”
“孩子,你的话让人热血沸腾;你现在的选择一定为你未来增添光彩。”
“听说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米利坚合众国,是被最大的几个商业集团左右的,政治为商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