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徐晓林穿上新买的衣服裤子,当然还有崭新的皮鞋,跟着媒婆来到周家村,两人很快就到了周文清家门口。
周文清父母看到昨天的媒婆领着一个长相俊美的男孩子一起过来,女儿的相亲对象应该是他。
徐晓林走到周文清的父母面前:“伯父好,伯母好,我是徐晓林。”
“请到家里坐。”
“谢谢伯父。”
“晓林,你在哪里做事?媒婆说你不在家种田?”周父好奇地问道。
“去年一年都在外面,上半年在县城学修自行车,后来跟着我姑妈的小儿子去了两次广州,下半年都在申江做事。”
徐晓林的语气不亢不卑,表情从容淡定,这样的小场面,对现在的晓林来说很是小儿科。
“听说你家要建六间瓦房?”
“是的,是我给了我父母5000块钱,让他们农历新年过了正月十六之后,就开始盖新房子。”
“能说一下你在外面做什么吗?”
周母接过他们的话,很好奇地问道。
“以前主要做一点小买卖,新年后要负责一家很大的服装店,售卖女式服装,今天我带了一套我们店准备要卖的女式服装,送给文清的。
伯母,我也不避讳,我和文清就是初中同学,这几年我们俩都有联系,以前我没有外出找钱,而且我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好,一是我年纪还不大,二是我那时也没本事。
不确定让文清跟着我,将来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因此我父母也都不知道我们俩的事,这次回来我觉得自己有能力让文清将来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今天才冒然过来,请伯父伯母见谅。”
媒婆在一边惊呆了,小伙子也太厉害了吧,都没我什么事啦。
“好,晓林,年轻人就要敢想敢做,我看好你。”
周父很欣赏徐晓林的态度,觉得眼前这位青年有担当,见过世面的,跟普通农村小青年大不相同。
“谢谢伯父,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徐晓林目光坚定地看向未来的岳父。
“那你这次来,你父母对彩礼有没有什么说法?”周母问道:
“伯母,彩礼由女方家提,我可以代表我父母做主。”
“彩礼是男方对女方的看重,我想问你,你既然与文清早已相识,你觉得文清在你眼中,彩礼应该多少?”
徐晓林看着未来的岳母,觉得对方有点厉害,皮球踢到自己脚下,要是一年前这个问题,可以难住自己,现在这样的问题只能是小儿科。
“伯母,在我眼中文清是无价的,以后我所拥有的,都是她的,不过既然是我们皖南老家的风俗,我们也不能免俗,我表姐董晓菊新年正月十六与汤超洋结婚,订婚礼金500块,结婚聘礼1200块。
目前应该是我们这里方圆多少里是最高的,因此我觉得文清也值得我家给出最高聘礼,跟我表姐结婚一样,订婚礼金500块,结婚聘礼1200,三大件都有,另外结婚时我家准备一台电视机。”
周母点点头,没有说话,这样的彩礼很是出乎她的意料。
“伯母,这是500块钱。”
徐晓林从钱袋里拿出一沓钱递给周母。
“另外现在能不能让文清出来,我想当面把手表给她戴上,衣服也送给她;而且我都一年没见她了。”
“文清,晓林的话你也听到了,他的心里只有你,你嫁他,妈妈很放心。”
周母转过头对着周文清的房间喊道,周文清听到自己母亲的叫声,第一时间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直接走到徐晓林的跟前,流着眼泪轻声说道:“晓林哥,你终于来了,我这几年没有白等你。”
“文清,都是我不好,我这一整年基本不在家,就是暑假回来,在家待了很短的一段时间,都怪我不好。”
“伯父伯母,媒婆,我和文清有点事要说,先出去一下。”
两人走出家门朝外面人少的地方走去,其实这大冬天的外面几乎没人。
“文清,我回来前,很害怕你与别人订婚了,到时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还说,你家就是没钱,也要托人来我家说一声的,我又不是看中你家钱,你家的情况我早就知道,我又不是不能吃苦。”
“是我不对,都怪我不好,没有提前给句准话。”
“其实我们俩的事,我早就跟我父亲说了,他没有说什么,只说婚姻是自己选择的,好坏自己都要承担。
不过父亲说要把把关,你如果没有担当,家里条件再好,我父亲也不会同意的,你应该能看的出来,你的那番话,还有你主动过来,都给你在我父亲眼中加分。”
“谢谢岳父大人,早知道这样,我应该带一箱茅台酒过来孝敬岳父大人。”
徐晓林觉得自己未来的岳父人还不错,至少没有为难自己,而未来的岳母留给徐晓林的印象很一般。
“文清,这是我给你买的,从申江带回来的,你快打开看看。”
徐晓林递给周文清一个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