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宇非常看好电机厂的未来,从皖南县城回来,去了电机厂多次,又多次跟电机厂管理层交流,厂区的5S做的很好,厂区内种了很多树做景观带,工厂里的工人也是统一着装,而且是一品潮流服饰工厂制作的,工人们看上去个个精神,董晓宇也不定时抽查食堂的伙食,不敢说是申江所有工厂最好的,但绝对数一数二。
董晓宇暂时对电机厂没有盈利的要求,品质是摆在第一位的,先把申江一品时代电机的好口碑做出来,质量媲美或胜过国外大企业,价格是对方的七成。
现在香港的公司比国内的销售更加努力,就是国外同质产品的七成价格,国内的客户还是觉得很贵,反而国际市场上很容易接受这个价格;为此徐晓英在香港专门成立了国际销售部,都是英语口语很好的大学生,不过想想觉得很正常,在香港招聘讲英语的有大学学历的人,基本上香港人都能说英语,香港本来定位就是国际贸易之都。
让电机厂所有人没想到的,进入1989年元月份,申江一品时代电机工厂订单一下子多了很多,都是香港一品宝迪电子电器有限公司下单过来的,前几个月寄出去了很多样品给香港公司,没想到的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有大量订单进来,而且数量都不少,一下子让电机厂的产能变得不足,材料也备的不足,这一下让董立明紧张,最主要没想到国外订单一下子来了这么多。
董晓宇这段时间正好在电机厂内,看到董立明很紧张,董晓宇安慰到,“立明,你不用紧张,你是不是担心我怪你,设想不够全面,对未来预计不足,还有几个车间没有使用?”
董立明其实心里就是这种想法,他担心晓宇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不堪大用。
董晓宇知道对方的心里,接着说道:“国外没有春节,他们过12月25号的圣诞节,一般放假两周,有的国家放假时间更长,不像国内,一周五天半标准工作时间;另外前期送出的样品,客户陆陆续续测试过关,所以就有订单进来,这是正常情况,以后你与晓英那边沟通频繁一些,常规物料或者说通用物料备库多一点,当然高成本的备料还是要注意一下,把工厂具体情况跟晓英那边说明白,回复一定能完成的交期,剩下的让香港那边与客户去沟通。”
1988年国内最大的事件,就是物价闯关,日用品价格大幅上升,很多人都拿出自己家的积蓄购买并不急用的商品,对老百姓的生活冲击很大,但对董晓宇在国内的几家企业员工影响很小,本来他们收入就比一般企业员工工资高很多,常规的日用品平时都有购买,尤其所谓的几大件,这些员工大部分家里早已经有了,油盐酱醋储备意义不大。
就像现在,进入1989年,旗舰店这边要求工厂涨出厂价10%,售价也是涨10%,所有工厂工人工资涨10%,店员也是一样在涨工资,零售价在涨,现在每卖出一件提成从五毛钱到现在涨到八毛钱一件提成,店员们对外面的日用品涨价也是无感,自己工资涨才是最重要的。
从1989年起,晓宇每年给慈善基金会注资500万,现在主要资助的区域在苏省和皖省,主要是孤儿院,如果遇到特别困难的地方,也会捐钱建希望小学,所有的善事还是围绕着孩子展开的,这一点一直就没有变。
1988年,矿泉水的销量,徐晓林不是很满意,出货最多的还是各地的旗舰店,这些都是免费赠送的,又不要钱,还有一部分送给了旗舰店所在城市的政府部门,供他们开会使用,属于白忙活,没赚到钱,真正售卖的不多,徐晓林询问董晓宇接下来怎么办?
董晓宇思考很久,决定分三步,一、让塑料瓶厂再开发一种装矿泉水的瓶装,比现在的瓶装差一点,零售价八毛;二、现在的瓶装水定价不变或者涨一点都可以,既然政府会议使用了一年,继续让他们免费使用三个月,然后不再提供,形成习惯的突然没有了,他们就会购买,旗舰店的水,也需要定义一下,消费满多少块钱的才能赠送,三、你去找关系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你看销售报表,申江和金陵还是表现不错的,这跟电视广告有点关系;还有国内消费者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前几年我亏得起,这是在培育市场,培育市场就要砸钱,具体怎么做都由你决定。
你只要坚信矿泉水一定成为快消品的主流,国外已经很流行,第一年表现的不算很坏,很正常,不要怀疑,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我预计今年会销售1亿瓶,你从旗舰店利润中支出一部分,铺天盖地,在城市无死角的宣传,先彻底占领有潮流服饰旗舰店的城市。
1988年已经过去,对董晓宇来说,这一年至关重要,琼州省房地产布局已经完成,只等收益,当然不能坐等,该利用媒体宣传,利用舆论推波助澜的事,还是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