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87年应该25岁。”
“他家里很有钱?”
“不是,他父母亲是农民,他是1981年皖省高考状元,他说他在申江交通大学读大一时已经赚到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后来他就是用这个钱承包了县城亏损的服装厂,就是现在各个大城市里年轻女人最喜欢去买衣服的地方,潮流服饰就是我小女婿的产业。”
“皖省高考状元的成绩,完全可以来首都就读那两所大学呀?”
“领导,我也问过他同样的问题,他说他立志从商,用实业报国也是一样的,何况他觉得自己不适合走仕途,他想让自己在乎的人不受委屈,他说从政是做不到的,从商却可以的做得到。”
“好,很好,年轻人有想法,那他除了钢铁厂 应该还有其他产业吧?”
“有,在申江市沿江区投资建了汽车发动机公司和家用轿车生产公司,还有电机公司,集成电路公司,还在研发数控机床,总之都是国家没有或者落后世界列强很多的,现在他的电机厂主要是做出口生意,一年几个亿的销售,都是在赚外汇,产品质量与世界上最好的电机厂生产的质量差不多,价格是对方的70%,老外恨他呀,可也只能恨,这是市场经济法则,靠实力说话。”
“厉害,后生可畏呀,比我们老一辈的人强,有想法又有爱国心,你说的就是从莫斯科带回来600~700人回来建小轿车项目,是吗?那要投资几十个亿人民币的资金,中央领导都知道这个事情。”
“啊,领导,不会吧,中央领导那么忙,还有时间关心这个呀?”
“你呀,还是没有领会上级精神,这种未来支柱性产业,填补国内空白,申江市委市政府肯定要汇报的,听说600~700人中有200~300人是专家,国家发展靠的是什么,是人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你呀,眼界还不如你女婿,小家伙有意思,很有意思呀,都是大手笔呀,估计他也预测出苏联的事吧,这种人才国家都少有。”
“老领导,你太神奇了,记不清是88年还是89年,我女婿亲自去了前苏联两次,累计待了两个多月,回来就说苏联老大哥要出大问题,说普通老百姓工资支出50%以上花在生活日用品上,这很不正常。”
“厉害,去实地调查,他应该在前苏联有投资吧,估计赚了不少钱吧?”
林震雄都不敢说,也确实不能说,但一点不说也不行,只能往小的说,“具体钱多少,我不清楚,我估计100~200亿人民币的资产应该赚到了,他当时通过苏联领导的亲属在莫斯科买了几座矿场,又在外资银行用卢布贷款的,等于白赚几座矿产资源。”
“胆大心细下手狠,厉害,有机会把小家伙带到首都给我看一看,我的后辈中没有这么出类拔萃的人才哦,唉。”
“好,让他聆听你老的教诲也是他的福气。”
林震雄觉得这次首都之行圆满,让自己的小女婿在老领导心里有个大致的好印象很重要,自己时机把握的还不错,回去休息几天也该上任了。
不过自己的小女婿做的事确实值得自豪,自己在老领导面前都是往小里说,别人一般都吹嘘自己的后代,自己的女婿和儿子根本不需要自己去吹嘘,都是做出来实实在在的成绩,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