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知道董晓宇财富的除香港许家栋外,最知根知底的就是周语彤,其次是周仁德,董晓宇的父母亲,林姨,巧儿和林震雄;他的大舅子林建华也只是大概有个概念,前苏联的投资,董晓宇的岳母江月琴都不知道,林震雄也没跟她细说,国内的财富,她是知道的。
现在,董晓宇家的长辈几乎没人在关心他的资产增长,他们所有人的眼光都聚焦在家里的孩子们身上,只知道董晓宇的财富实在太多太多,反正多少辈子都花不完。
周语彤有时候挺感慨,没想到当年住自己家里的大男孩积累的财富是如此之多,现在她个人资产早已经超过一亿人民币,董晓宇建议周语彤把家里的现金或者存款兑换成美元后,跟着他在国外做投资也赚了很多。
董晓宇只能对自己表哥徐晓林的决定表示遗憾,他觉得可能还是徐晓林文化程度不高,认识程度还不够的缘故,都说父母爱孩子,应为之筹划未来。
董晓宇也没有让徐晓林跟着自己在国外项目上投资,那是徐晓林不熟悉的领域;强行安排不符合董晓宇做事的风格,也违背他自己的价值观,董晓宇做决定之前一般喜欢与人沟通。
董晓宇实在太了解人与人之间从小建立起来的互信,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比血缘关系更加牢靠;就好比有人总结的,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的,他们之间的互信会更容易。
这些经历很容易让彼此之间产生价值认同,这也是培训机构搞团队建设的理论基础,只不过团队建设是在成人之间,成人的价值观已经成型,所以很多公司的团队建设效果并不好,这些都是董晓宇(或者说林宇)曾经的经历。
董晓宇的大外甥丁强终于大学毕业,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基本在七大城市里来回穿梭,他准备七家店同时开业,针对宣传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董晓宇指导他,为了增加顾客的粘度,最好的法子就是办会员卡,如果快捷连锁酒店太少,别人办会员卡的意义不大,会员卡一定要免费办,目的是增加入住率,运用互联网技术,把七家店入住数据联网,请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来做这个事。
制订会员卡消费规则,原理是抓住想省钱的心理,多次消费就能可以节约成本,这些丁强很容易接受,他这才觉得自己的大学读了还是很有用处的;他相信自己小舅舅交代的事,自己都能做好;也明白做这件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