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晓宇的概念里,整个华夏国内就没有几个合格的企业家,大部分从事商业的老板只能称之为生意人,跟香港那个所谓的XX超人属于同一性质,唯利是图而已。
董晓宇挺敬佩自己的皖省老乡,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左宗棠/左帅当年能够顺利打败沙俄,拿回华夏伊利150平方公里国土,胡雪岩功不可没的,没有他在后面筹集军费,自古打战有句名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不然左帅也难收复失地,清政府根本无力筹集军饷,沙俄太坏了;在董晓宇看来大企业主大商人应该有家国情怀的,如果赚钱只是为了消费或荫及后代,不能说错,但总难免让人觉得格局小了点。
胡雪岩的故事,董晓宇跟两个儿子董翊寒和朱天赐都说过;当然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商圣陶朱公范蠡的故事,也给两个孩子做了讲解,尤其讲了陶朱公的经商十八则,虽然两个孩子似懂非懂,但商的种子要早点埋下去。
做生意成功的人往往被人称为精明能干的人,精可以解释为精于计算,而不是精于算计,计算的目的是让自己算清楚交易双方的得失,达成共识,共赢的局面,而算计,很容易让人要利益最大化,交易双方都去算计彼此,想一想这种结果有多可怕。
明可以解释为明明白白,明辨是非,真正的生意人都是赚取明明白白的钱,不依靠非法手段去赚钱,不赚昧良心的钱。
特别强调,物美价廉这个词有很大的问题,这个词有太多的欺骗色彩在里面,经商要在根本上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真正的物美从来不会价廉,既然是生意肯定都是需要赚钱。
物美正常情况下意味着生产环节成本高,不然很难保证物美,除非出现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让生产环节成本下降,不然可以断定物美廉价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董晓宇感慨万分,没想到时间过得真快;他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朱天赐时的情景,当年瘦瘦弱弱的小男孩,现在已经长得一表人才,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董晓宇只告诉他,做最好的自己,以后长大了如果有本事了,要记得自己是华夏人,是董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