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董晓宇成了金陵军区最高领导人的座上宾,对方希望航空发动机生产车间搬到金陵,在金陵军事区域的周边划定一个区域/半军事化区域,用来建造航空发动机厂,同时希望航空发动机组的研发人员来金陵定居,意思很明白,核心部件加工,发动机组装,包括研发机构全部搬到金陵。
董晓宇很乐意把加工车间,组装车间,以及航空发动机研发组,全部搬动金陵半军事化区域,他直接把自己的规划说了出来,航空发动机研发小组放在自己家的军事训练基地,核心部件加工车间和军用发动机组装,放到军事区,普通客机使用的航空发动机组装线放在非军事区域。
作为条件,所有用地,金陵地区免费提供,另外考虑到研发费用的投入,未来军用发动机只收取成本价,但民营发动机的减税要持续十年,前五年直接免税,后五年税缴纳一半,以补贴前期研发费用投入。
金陵军区领导直接答应了董晓宇的条件,等于军队不花一分钱获得这项技术的使用,而且民用发动机的制造和销售,那是市场行为,适当的减税和免税也合情合理,虽然他不能直接签下这个协议,但他相信金陵地方领导一定会答应董晓宇的这个要求。
谁都知道这种技术前期投入大量或者说海量研发的费用是一个方面,关键找到合适的人才,这就不一定是钱能解决的问题。
金陵军区领导询问董晓宇建厂打算投资多少钱,董晓宇伸出两根手指头,对方以为是20亿人民币,他有点担心这个钱不一定够用,正准备说话,董晓宇马上解释道:
“三年内投入200亿人民币,土地一旦被圈出来,三个月内完成工厂厂房设计,第四个月施工队进场,厂房和研发人员居住的地方总共三四个月内完成,这个我们苏州云海时代总部管理部很有经验,大型加工机床、组装流水线以及装配所使用的工具会在国外购买,半年调整时间,一年半内应该可以正式投产。”
董晓宇给出的投产时间表,让眼前这位领导很震惊,主要是在他的眼里,部队是最有效率的组织;而董晓宇给出的时间表,放在军队也不一定有这个速度,他觉得与他说话的人很不简单,他知道坐在自己对面的,看上去还很年轻的男人绝对不会在自己面前信口开河。
领导以往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一直告诉他,在这个世界上讲做事效率还没哪个组织可以跟军队媲美的,没想到眼前这个人就可以这样说。
其实领导不知道的是,民营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一言而决,决不拖泥带水,更不需要审批,而且建厂房相对难度较小,可以用多个施工单位,只要钱足够这都不是什么大事。
何况在董晓宇来金陵之前,大型加工机床和组装生产线都已经下单,包括从米国一家航空工具公司订购了一批航空工具,香港一品宝迪投资集团都已经付了30%的定金,还包括德国卡尔蔡司的两台超精密三坐标测量仪器。
四家供应商承诺香港一品宝迪投资集团,在六个月内交货到华夏国内申江海关,等设备到位,一周内派专家到香港,由香港一品宝迪投资集团进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