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的心到底要细一点,如果是何青望问自己,那何雨柱就会说打呗,打到他们不敢惹你的就行。
可对着何青遥,何雨柱哪能说让孩子打到服为止的话呢?
这时候见袁青青被这个问题问沉默,他便也不好继续呆在旁边听墙角了。
何雨柱也走了过来,摸了摸何青遥的头说:“老师要是教育不好他们,以后有的是人教育他们。”
“青遥,你放心,明天爸爸就会去学校,要是他们下次还敢欺负你们姐弟,爸爸不介意先教育一下他们。”
何青遥看着站在自己面前高高大大的何雨柱,其实她虽然沉默,可心思细腻。
以前在港城的时候,虽然有姥姥姥爷,舅舅和太姥姥。可唯独父亲这个角色却从来没见过。
别人的爸爸接孩子放学的时候都会将自己的孩子高高地举起,笑着闹着。而她却每次只能牵着妈妈的手回家。
说不羡慕那是假的,何青遥不只一次地想过自己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
妈妈有张照片一直都是好好的保存着,何青遥和何青望小时候见过照片上的何雨柱。可对父亲还是模糊得很。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何青遥和何青望这才对自己的父亲稍微熟悉了一点。
小孩子心中都是崇拜英雄的,现在何雨柱就像是她心中的英雄一样。
“嗯,爸爸。没关系的,我知道他们要是欺负我们,你一定会保护好我们的。”
小小的孩子看着何雨柱眼睛里闪着光芒,满是信任的样子,让何雨柱一时间心软的一塌糊涂。
“嗯,爸爸一定会保护好妈妈和你们的,以前爸爸不在,现在开始,爸爸会一直一直陪着你们的。”
何雨柱知道自己有孩子的时候,时常幻想应该怎么带孩子,怎么跟他们说话。
其实两姐弟刚回来的时候,他也是懵的。后来兴许是天性使然,他们像是从来就没有分开一样的熟悉。
可何雨柱也知道,到底是缺席了孩子这么多年,两个孩子在心里总会缺少一些什么。
今天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何青遥和何青望都缺少安全感,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让这两个孩子踏实一些才好。
第二天何青望是被肚子饿醒的,昨晚上直接就睡着了,早上都是被肚子咕咕的声音给吵醒的。
他一起床就忙着去找吃的去了,这个时候正好碰见何雨柱买了早餐回来。
两眼顿时亮了,一下子就扑了过去。
“爸,我饿了我饿了。你买的什么啊?”
何雨柱今天也是心血来潮,想着两个孩子从小在港城长大,还没吃过京城的早点。
这京城的孩子当然要试一试京城的口味了啊,所以何雨柱今天特意买了豆汁、炸糕、烧饼。
知道何青望昨天晚上没吃饭就睡觉了,这个时候肯定是饿得不得了。何雨柱连忙拿了一个还冒着热气的烧饼给他。
何青望和何青遥现在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一晚上没吃东西,现在看着烧饼恨不得一口全吞了下去。
拿着烧饼三下五除二就全给落在了肚子里面。
何雨柱担心他噎着,连忙将豆汁倒在了碗里端了给他。这个时候豆汁已经不烫了,何雨柱便放心地递给了何青望。
何青望是第一次喝豆汁,对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
刚刚确实吃得急了点,这时候端着豆汁就喝了一大口。
然后一股子又酸又臭的味道一下子就冲到了鼻子里。他不可置信地看着何雨柱,捂着嘴巴就跑去吐去了。
何青遥过来吃饭的时候正好就见着自己的弟弟捂着嘴急冲冲地去了厕所。
“爸?弟弟怎么了啊?”何青遥奇怪地问何雨柱。怎么大清早的就要吐,别是昨天真被打坏了吧?
何雨柱指了指碗里的豆汁,“你弟弟第一次喝豆汁,不习惯,去吐了。”
何青遥看着碗里灰绿色的豆汁,奇怪得很,这东西这么厉害?
她将就何青望刚刚没喝完的豆汁喝了一口,嗯,是挺酸的。
不过也没那么夸张啊,又接着喝了两口,何青遥更奇怪了。这东西好像真的还不错啊。
弟弟这是怎么了啊?
何雨柱也不吃惊的看着何青遥,要说这豆汁,那是有人喜欢,自然也有人不喜欢。
两个孩子都是在港城长大的,这东西也都是第一次喝。
看看何青望这时候都没回来,再看看何青遥还在小口地喝着。
这龙凤胎,怎么口味差别这么大?不过你别说,这女孩子就是像爸爸多一点。
他何雨柱就最喜欢早上吸溜一碗豆汁了,袁青青却从来都喝不惯这味道。
“爸!你给我喝的是什么东西啊?这东西都变味了。”何青望终于从厕所里走了出来,刚刚好险没吐昏在厕所里。
他一进来正好看见何青遥云淡风轻的正喝着自己刚刚把自己喝吐的东西。
“姐,你别喝,那东西坏掉了。”何青望赶紧从姐姐的手里面把那碗豆汁给取了过来。
才端在手里,那股子酸臭味就窜进了他的脑袋,差点又把他给熏吐了。
何青遥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从他手里把那碗豆汁端了过来,然后当着他的面喝了一口。
何青望这下眼里写满了震惊,这东西姐姐居然就这么喝下去了?
看着儿子这傻样子,何雨柱觉得好玩的很。
“怎么?你姐姐都觉得好喝呢,你要不再试试?”
袁青青出来的时候就是刚好看见这一幕,她走到何青望的身边,捏了捏儿子的脸颊。
“青望,这东西叫豆汁,这是京城的一个特色,不过,妈妈也闻不惯这味。”
袁青青嫌弃地看了一眼自己女儿手里的豆汁,这何雨柱明知道自己不喜欢这个,还买回来干嘛。
不过看着女儿喝着觉得不错,倒是也没多说什么。
一家人吃完早饭之后,何雨柱便领着两个孩子一起去学校了。
两姐弟念的小学算是京城不鼎鼎有名的学校了,这个时候正值入校的时候,周围到处都是背着书包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