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代花钱能买到粮食就是好的,最怕拿着钱也买不到。
娄晓娥怀着孕在刘家吃不饱,就跑回娘家要贴补。
当父母的自然是心疼闺女,家里能给的都给。
她转眼拿回四合院,就被刘家一家老小分完了,自己也吃不了多少。
娄晓娥就这样三天两头往娘跑,隔几天不去,二大妈还催促她:“晓娥,我给你妈做了一双鞋,你给她送过去吧。”
说的是好听,但是娄晓娥哪次回家也没空着手回来过。
娄母也看出来了,自己闺女现在就成了他们一家的救命稻草。
但是娄家也不是粮仓啊,那也会见底的。
更何况刘家可是一大家子人,他们娄家哪里供的起。
直到有一次娄晓娥空着手回来时,二大妈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不冷不热地说了起来:“唉,这一家子这么多张嘴,都靠男人挣这点儿钱,哪里够吃?”
看到聋老太太时,还指桑骂槐:“女人啊,不干活就得少吃点儿,省的浪费粮食。”
娄晓娥听着难听,又不会跟她分辨,只能一个人躲在一旁偷偷地抹眼泪儿。
聋老太太平时没少吃娄晓娥的接济,她这会儿倒清醒,直接替娄晓娥回怼了过去。
“是啊,女人就是不配吃,晓娥肚子里有个男孩儿,她现在是替孩子吃,你也没有怀孩子,以后就干脆别吃了。”
二大妈没想到这个聋老太太会帮着一个外来媳妇怼她,一时之间接不上话茬儿。
等二大妈离开后,聋老太太还在劝娄晓娥:“你在你家住的好好的,干嘛来这边呀?你们吃一个月的口粮,都不够他们这家人一个星期造的。”
娄晓娥也想过这个问题,自己一个人还好说,现在肚子里还有一个娃,如果老是饿肚子,对孩子也不好。
每次回家,她妈都是把自己省下来的口粮拿给她。
但是等她拿回四合院时,却被刘家人抢光。
刘光齐倒是知道疼她,但奈不住在家没有地位,经常被刘海中当孩子一样训。
娄晓娥思忖再三,还是决定回家住。
晚上等刘光齐下班回来,就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
“光齐,我想回我家。”娄晓娥没有把婆婆说她的话,学给男人,她不想让他们母子为了自己反目。
刘光齐多多少少也能感受到一些原因。
娄晓娥又问他:“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
刘光齐沉默了,他也想回去,第一是不想跟媳妇分开,第二,在娄家确实比在自己家吃的饱。
但是,如果他走了,他的口粮也会一起带走,那这个家就只能靠他爸一个人养了。
他还有两个弟弟,一家五口人,怎么都不够分的。
最后想想还是决定留下。
这样他就可以把自己的口粮均摊给家人。
第二天他把娄晓娥送回了娘家。
娄晓娥也没勉强他,就此别过,特殊时期,保命要紧。
宁浩跟岳母说的是再去买些粮食给岳父送回去。
其实他是从空间里取出来的。
所以宁浩也就隔三差五的回去一趟,看看他们,再给他们带回去点吃的。
一次不能给太多,要是让邻居们察觉出来,会出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