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翻译是吧我来
他不会中文,只能说一些俄语表示自己的欢迎,这点三脚猫的俄语小贩就轻而易举的帮宁浩翻译过来的。
而后来说到关于仪器精密程度的俄语,还是靠着小董才获得翻译的。
三个人如若无阻的对整个基地进行了考察,到最后,宁浩看着对方的一切,又看了看对方的螺丝和螺帽的制作情况。
还是赞叹不已,这工艺实在是太精细了,这钢材这锻造的工艺可是比国内强上好多倍,要是国内也能领先这样的技术,那么铁路的腾飞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看到这儿他心里又有了算计。
自己既然不能学习到这样的技术也得带人来学习这样的技术,回去他就要打一份报告报告给上头,让上头派几个技术比较熟练的老工人到这边学习。
有了这样精湛的技术还能怕别人小瞧自己国家的铁路运输???
宁浩觉得是不可能的。
随后他看向那个外国人又问:“你们的火车最高速度能有多少???”
外国人一脸懵圈的看着他,他不懂中文,自然也听不懂宁浩的话是什么意思。
小董立马翻译成俄语,对方这才恍然大悟。
又用俄语回了一句。
小董说:“他们的火车最快能达到100千米每小时,这已经很快了。”
俄国地域辽阔,他们这个速度,甚至还有一些不够用。
宁浩听到这个数字震撼到了,要知道他们国家的地域也不小,可是在通火车的地带,火车的时速只有50千米,甚至连标准速度60千米都没能达到,这让宁浩有一些犯愁。
他看着对方又问:“那你们的钢材是专门为火车的建造准备的吗??”
要知道国内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就得开通新干线新的运输网新的线路,而现在仅有的几个火车是完完全全不够用的。
他们要在这基础之上再造出比从前更新更结实更加先进的火车来。
最起码要在这速度上进行区分,比如国外的火车就分为慢车,普通快车和特别快车特别的快车几乎能达到120千米每小时。
而这项技术也只有鹰酱和俄国掌握,华夏的技术还是有些落后在的。
他们要研发自己的火车,这样才能为以后的高铁铺路,才能为以后的发展铺路。
所以宁浩今天打算在俄国这边取取经,学习点心的经验,他拿出自己手里随身带的一个本子,拿着笔,将小董秘书翻译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一边记一边点头,若有所思,看来对方的技术确实比自己精湛。
自己更加坚定了要派遣几个工人到这边学习技术的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