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可能是奸细,请大王明鉴!”
话虽这么说,可韩东的额头上却是有着汗珠冒出。
实际上郑国确实是韩王派来的奸细。
当时的郑国在来之前,韩王就夸赞此法甚是精妙,足以疲秦弱秦。
可保韩国十年平安,起码在十年内可以高枕无忧。
等到秦国无暇东顾,再联合其他五国组成联军,兵发函谷关。
王宝宝冷哼一声。
“什么修渠?我看你就是韩国派来的奸细!”
黄博站出来为郑国说话。
“大王,臣倒是觉得此人不是奸细,而是为我大秦着想。”
“秦国的水患日益严重,影响到了无数百姓。”
“韩国特使乃当世水利之大家,若由他负责修渠,我大秦就不用再担心水患之危了。”
出身楚国的李斯,见到王室宗亲不分青红皂白的诋毁,当然是要帮着其他国的人说话。
况且修渠,对于秦国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在黄博进言后,两方又开始争论不休,争得是面红耳赤。
“够了!”
“大殿之上,寡人面前,你们如此吵闹成何体统!”
随着苏浩的一声怒吼,原本喧闹的大殿顿时鸦雀无声。
他并没有搭理争吵的两方,而是重新将目光放在了韩东的身上。
“寡人问你,此渠修建,要耗费几何?”
韩东恭敬的回应。
“倘十年工期完成,至少需要精壮民夫二十万。”
“其他的人力,物力无法估算。”
听到耗费这么巨大,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不可,不可啊,大王!”
“所耗如此巨大,此人居心不良!”
“应该将此人拖下去,斩了!”
苏浩抬起手掌,往下虚压,整个大殿又安静了下来。
“此渠若成,可灌溉良田几亩?”
在农耕时代,最重要的还是粮食。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来说,粮食就是生命。
“回禀大王,渠成可灌溉良田四万余倾。”
这个数字,更是让人震惊。
灌溉四万倾良田!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那么秦国再也不用担心打仗没粮食了!
只要将渠修成,那么统一六国将会是势如破竹,再没有后顾之忧!
“什么四万倾,全是夸大之词!”
“此乃韩国奸计,用修渠来弱秦疲秦,以便继续苟延残喘。”
“请大王不要受小人蒙骗!”
王宝宝还想劝说下去,却是被苏浩打断了。
“寡人在赵国为质时,见过饿殍遍野,易子相食的惨状。”
“为了不让这种惨状再发生,也是为了实现先王一统之大志,为秦人谋万世之功业。”
“此渠若成,秦国将DX区区疲秦之计,寡人又有何惧?”
“寡人倒要看看,再给六国十年的时间,六国的联军可否能攻克我大秦的函谷关,踏入我大秦一步!”
“传寡人诏令,让郑国主管修渠之事,内史,各郡,各县全力配合!”
整个大殿,就只有苏浩一个声音,代表着秦王赢政不可动摇的决心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