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一句最有名的。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与其针锋相对的就是刘备,以仁义行走天下,满口的都是仁义道德。
只是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刘备是假仁义,曹操是真狡诈。
越长大越喜欢曹操,小的时候却喜欢刘备。
曹操是现实主义,而刘备是理想主义。
长大了就放弃了不切实际的理想,变得现实了起来。
新三国中的角色是待定的,剧组给了苏浩选择的权利,可以说是很有诚意的了。
一般你演什么角色,都是导演说了算。
如果非在曹操和刘备两人之中来选,苏浩更愿意做一个像曹操那样的奸雄。
本来苏浩还担心自己把握不住曹操这个角色,可有了奸雄的加成,他就更有信心将曹操演好了。
曹操至死也没有登基称帝,用帝王的演技,去演这个角色不合适。
或许曹操的初心,是想当一个忠臣。
死后墓碑上刻上一个大汉镇西将军曹孟德,此生就无憾了。
可在大势的推动下,就算他愿意,他手下的那些将领也不愿意。
至于枭雄,历史上能被称为枭雄的也不多。
实际上,曹操也算得上是枭雄。
在三雄的名号中独占其二,唯独不是英雄。
在书中的月旦评中,有一句话很形象的评价了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何为枭雄?
恶鸟也!
枭雄自然说的是那些胸怀大志,却又不择手段的人。
懂隐忍,工心计。
这类人更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做出一番成就。
最具有代表性的枭雄,苏浩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五人。
兵败求和,忍辱偷生,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投机钻营,识人善用,狠历独行的汉皇刘邦。
宁负天下,挟天令臣,经纬之才的魏王曹操。
附势立命,隐忍图谋的司马懿。
趋炎善变,不忠不义的后梁开皇朱温。
不得不说,里面最能忍的还是司马懿,熬死了曹魏的几代皇帝。
三分天下全归了晋。
最后能称为英雄的那就太多了。
比如汉朝的那一位。
二十一岁就达到古代最高军事成就,一骑绝尘,击穿了草原大漠,蒙古高原。
年仅二十四岁就死去的霍去病。
就是他说出了后世广为传颂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言壮语。
天生的冠军侯,为马踏匈奴而生。
八百骑兵,就敢深入匈奴,攻入匈奴王庭。
这是霍去病第一次领兵作战,也是他的封神之战。
想想都令人热血沸腾。
可惜天妒英才,年纪轻轻就病逝了。
要是有机会,苏浩倒是想演一演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尽管他现在拥有将军这个角色,找他演将军的剧组还真没有看到。
此刻苏浩的心情,就像是他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了一般。
恨不得骑上马,砍几个群演的脑袋。